大棚草莓中授粉蜜蜂总是死亡,问题可能出在哪些方面?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1-03-16 作者:最新技术 |
大棚草莓栽培是当前重要经济作物栽培,大棚草莓是草莓种植的最重要方式,由于大棚缺乏传粉授粉媒介,利用蜜蜂来授粉成为当前大棚草莓种植重要手段。通过熊蜂授粉,草莓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减少畸形果出现,也可以减少人工授粉成本,还能减少激素类辅助授粉导致的农残。很多种植户反映蜜蜂授粉过程中会出现死亡现象,下面来分析一下草莓大棚中授粉蜜蜂死亡原因和对策。
一、环境因素导致蜜蜂死亡
草莓大棚放蜂时间一般是在草莓开花前7-10天,蜜蜂在大棚中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蜜蜂有一定趋光性,这种昆虫的共性可能导致蜜蜂撞棚而死,同时大棚内温度和湿度也影响着蜜蜂生存。
一般来说,大棚温度低于10度时,蜜蜂可能会因为排泄问题死亡,也无法进行授粉,如果遭遇连续低温,种植户应该将蜂箱放到室内进行保温,也可以使用电热毯之类进行保温。蜜蜂在湿度65%以上就比较活跃,适宜75%-85%湿度,而草莓花期湿度以50%-60%最合适,所以建议授粉期湿度建议在60%-70%之间。
二、自然衰老死亡和饥饿死亡
蜜蜂生命周期较短 ,冬季草莓大棚中工蜂生命仅有80-90天,在繁忙的采蜜期间,工蜂生命不到一个月,蜜蜂有生老病死,有新陈代谢也是正常的,只是要定期清理死亡蜜蜂。
当草莓开花不多时,蜜源不多时,也会出现蜜蜂饿死的情况,这时候就要人工补充糖液了,一般可以使用白糖、蜂蜜、蜂王浆等来补充,在实际操作中使用白糖较多,半个月喂一次,水和糖的比例为1:2。
三、农药施用不当造成蜜蜂死亡
对于蜜蜂威胁较大的,其实还是喷施农药导致蜜蜂死亡。一般建议在放蜂前一个星期施用1-2次农药,以此减少放蜂期间病虫害基数和农药施用次数,当然,授粉期完全不使用农药也是不可能的,在使用农药过程中,就需要种植户注意选择农药品种和掌握农药使用方法,以此减少农药对于蜜蜂副作用。
草莓上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蓟马、鳞翅目害虫等,病害主要以灰霉病、白粉病为主,大棚草莓防治蚜虫可以选用农药剂有噻虫啉、氟啶虫酰胺、吡蚜酮,禁止使用吡虫啉、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防治青虫等鳞翅目害虫首选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防治大棚草莓红蜘蛛可以选用噻螨酮、唑螨酯、乙螨唑,不能使用哒螨灵等药剂;防治蓟马可以使用乙基多杀霉素;防治灰霉病可以使用嘧霉胺、啶酰菌胺,白粉病可以使用腈菌唑。
施药后建议进行适当通风,一般施药后2天再放蜂进入大棚,在使用农药时严格按照推荐剂量使用,锐减选用正规厂家农药,不能使用来自不明的农药(特别是添加了隐性成分的农药),不建议施用烟熏剂。
结束语
蜜蜂是大棚种植草莓好帮手,若授粉期蜜蜂大量死亡,势必会给种植户带来一定损失,控制好大棚内湿度和温度,施用低毒安全农药,掌握施药技巧,对于保证蜜蜂安全很重要。
下载链接:http://t.cn/RelAQWX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