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43万年前小行星撞击的证据cnBeta.COM 2021-04-04 |
由肯特大学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南极洲发现了源自外星的颗粒,其指向该大陆的一次中型小行星撞击。研究人员认为撞击发生在大约43万年前,这些粒子是在南极洲东部毛德皇后地的沃尔纳姆菲耶莱特山顶发现的。
被发现的颗粒被称为凝结球,表明43万年前一颗直径至少100米的小行星高速撞击了冰层。撞击引起了爆炸,产生了一股融化和汽化的陨石物质,这些陨石物质散落在南极冰原上并沉淀下来。研究论文的作者表示,这是地质记录的重要发现,因为这类事件的证据非常稀少。
证据的稀缺主要是由于识别和描述撞击颗粒的难度很大。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很确定人类祖先没有目睹爆炸。研究报告合著者马修·根格博士说,一颗只有几十米大小的小行星或彗星在低空爆炸,其能量可与核爆炸相似,以兆吨为单位。小行星在低空的大气层中爆炸比产生陨石坑的小行星更常见,但却最难提前发现。
这次的碎片,是通过分析极少量的不同化学元素,从山体上化验出来的。研究人员在碎片中发现了高镍含量和独特的氧气信号,使他们能够确定一个大致的撞击日期,并突出了回收颗粒的外星性质。团队科学家还认为,这项研究凸显了重新评估中型小行星所带来的威胁的重要性。这种大小的撞击将在大面积范围内具有高度的破坏性。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