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宝典”家中常备 可将近半癌症“拒之门外”

科技日报 2021-04-17

  技日报北京4月15日电 (实习记者于紫月)15日上午,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京启动。今年的主题是“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科学防癌”,家庭在防癌抗癌中的重要性被空前强调。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指出,家庭是癌症风险产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和因素。研究表明,家庭支持是有效开展癌症预防和管理的前提。癌症的危险因素中约2/3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家庭成员拥有相同的遗传背景,且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养成共同的饮食、行为方式。
  家庭生活中的危险因素有哪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主任医师赵东兵表示,长期不健康饮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家庭氛围不和谐等,都可能成为癌症的诱发因素。
  如何科学防癌?启动仪式上,由国家癌症中心主编的《家庭防癌指南》发布。这部防癌“宝典”指出,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我国约有45%的癌症可得到有效预防。
  “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监督,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进一步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控烟限酒、远离病原体、保持健康体重、适度运动、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等,更要密切注意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赵东兵表示,所谓危险信号,就是和以前不一样的症状。
  10位院士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加油助力并发出相关倡议。家庭成员之间,对不良生活习惯的相互监督、改正,对癌症早期信号的警觉和相互提醒,以及对抗癌过程中的精神支持和鼓励都弥足珍贵。每位家庭成员都应承担起家庭防癌的重要责任,正如张伯礼院士所倡议的:“关爱自己和家人,关注癌症预防,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定期防癌,做到早诊早治。”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