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明南极臭氧快速波动受南极极地涡旋影响

中国科学报 2021-05-21 作者:桂运安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研究员罗宇涵课题组在南极进行了连续4年的臭氧柱浓度监测实验,证实了臭氧变化受南极极地涡旋影响。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大气科学进展》。

  罗宇涵课题组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谱技术,准确测量了中国南极长城站上空的臭氧柱总量变化。由于该站点处在极地涡旋边缘,观测结果对臭氧损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极地涡旋是围绕两极的高层气旋性空气环流,它被极地急流和与之相关的冷空气限制在极地地区。极地涡旋内部的极低气温导致了极地平流层云的形成,进而极地平流层云为导致臭氧损耗的非均相反应提供了反应界面,最终导致南极臭氧的快速波动。

  在实验中,罗宇涵课题组利用监测的臭氧柱总量结果,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平流层臭氧剖面数据、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数据库的涡度(PV)剖面数据进行了比较,从而更好地了解南极平流层臭氧损耗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PV与总臭氧柱呈正相关,且两者呈现相同的快速波动趋势。

  这项研究为预测平流层臭氧年际变化提供了基础,为了解臭氧恢复和极地涡旋边缘地区臭氧的平流层—对流层交换提供了更好的研究依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7/s00376-021-0243-7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科学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