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芯片“黄海芯1号” 助力对虾育种中国科学报 2021-06-27 作者:张晴丹 |
基因芯片是提升育种效率、培育抗病、抗逆及优质等新品种的重要分子工具。近年来,针对对虾基因组育种缺乏低成本、高通量的基因芯片现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孔杰团队研制出40K SNP基因芯片“黄海芯1号”。依据多代系谱,采用一步法基因组选择技术,“黄海芯1号”已经应用于对虾的商业化育种中,在提高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VpAHPND)、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抗性和生长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研究团队对世界上重要对虾养殖群体和品系进行了全基因组重测序,获得6百万个有效SNP标记,经过整合WSSV抗性、氨氮耐受性、饲料转化效率等相关SNP位点,选留45815个标记并构建了液相芯片。利用该芯片的基因型检测结果,对VpAHPND和WSSV侵染的抗性开展一步法基因组选择,准确性比传统的BLUP方法高29%~91%。该团队已经与石家庄博瑞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约,联合开展育种技术服务与SNP基因型检测服务。目前,“黄海芯1号”已推广应用于4个凡纳滨对虾的遗传育种项目,分型个体数量超过2000尾。
对虾40K SNP育种芯片“黄海芯1号”的研发,为凡纳滨对虾基因组亲缘关系鉴定、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分析、多性状基因组选择等提供了重要工具,对进一步推动对虾种业的快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王超
上一篇:研究揭示喜树碱合成通路进化起源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