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秒AI计算80亿亿次!南京智能计算中心投运中国科学报 2021-07-18 作者:闫洁 |
7月16日,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在该市麒麟科技创新园落成并投入运营。中心采用业界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和算力机组构建,已运营系统的AI计算性能达每秒80亿亿次,相当于1小时可处理100亿张图像、300万小时语音翻译或1万公里的自动驾驶AI数据处理任务。
据了解,这是目前长三角地区已经投入运营的规模最大、算力最强的智能计算中心,由麒麟科技创新园、浪潮、寒武纪共同打造,通过算力的生产、聚合、调度和释放四大关键作业环节,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的AI算力服务。
在运营模式上,南京智能计算中心采用“一中心、一底座、N平台”模式运营,即一个算力支撑中心、一个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生态拓展底座,以及N个应用平台,重点支撑科技金融、智能制造、智慧零售、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领域应用创新。目前,清华大学、中科院计算所、南京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智能创新产学研力量,已经依托该中心开展研发应用。
不久前,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联合浪潮发布的《智能计算中心规划建设指南》指出,智能计算中心能够有效地推动各地方开展数据共享平台、智能生态建设以及智创产业聚集,促进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降低全社会AI应用成本、加强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增强企业创新转型动能、推动人工智能产业聚集。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长三角是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未来智能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智能计算中心作为构建未来智慧社会和智能经济的关键性公共算力基础设施,将有效推动南京市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智能产业创新集聚与经济能级提升。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