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青藏科考发现7种国家珍稀野生动物

科技日报 2021-08-08

 8月3日,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获悉,近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任务“高原动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专题围绕生物多样性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境内发现7种国家珍稀野生动物,其中马麝和荒漠猫为首次在该区域发现。此次发现既补充了青藏高原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数据,又扩展了对高原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为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进一步探讨特殊生境中物种演化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
  据悉,由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陈生云、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同作、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戎战磊和安福元组成的联合科考队在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境内联合开展了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基于4个月的红外相机监测和样线调查,共发现7种国家珍稀野生动物在该区域内活动,促进了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其中,马麝和荒漠猫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和易危等级种,首次在湟源县境内被监测到;国家二级保护物种有兔狲、石貂、藏狐、赤狐和藏雪鸡5种。可见当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显著。(张蕴)

责任编辑:刘帮勇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