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野外游玩 当心昆虫过敏科技日报 2021-09-01 作者:田晓航 |
随着立秋后天气逐渐干爽,去野外秋游、采摘的人越来越多。医学专家提醒,野外出行要警惕昆虫过敏,发生严重过敏反应有可能危及生命。
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医师关凯说,在我国,常见的蚊子有按蚊、库蚊、伊蚊,它们在立秋后叮咬人类往往更加猖獗,叮咬过敏体质人群可能引发丘疹性荨麻疹,叮咬处可能会出现大小不等的大丘疹。仔细观察,会在大丘疹中央看到被叮咬后的刺孔,严重时会出现小水泡、破溃,瘙痒明显,通常持续1至2周。
而蜜蜂、胡蜂、蚂蚁叮咬可引发严重过敏反应,不但发作急骤,通常在数分钟内患者还会出现全身潮红、皮疹、呼吸困难,严重者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甚至危及生命。
“户外旅游爱好者尤须警惕蜜蜂或胡蜂蜇刺过敏。”关凯说,蜇刺过敏反应分为普通局部反应、大局部反应以及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3个类别。其中,大局部反应是指蜂蜇局部肿胀直径超过10厘米,且持续时间超过1天;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是指蜂蜇部位以外的组织和(或)器官出现症状。
关凯建议,严重过敏反应患者除了查明过敏原因后采取相应回避措施以外,均需配备急救包,急救包内要有可自动注射的肾上腺素笔。他说,根据欧美国家经验,使用50至200微克作为维持剂量的蜜蜂或胡蜂蜂毒进行脱敏治疗,可以使75%至95%的严重过敏反应患者实现临床治愈。
专家提醒,昆虫种类及数量庞大,不可避免地与人类生活产生交集,因此,过敏体质人群需格外警惕昆虫过敏,在野外游玩要随身携带常规抗过敏药物,必要时还需携带急救药物和设备,确有必要者可前往医院变态反应专科检查与评估后再安全出行。
责任编辑:王超
上一篇:令你焦虑的是容貌,还是他人的评价
下一篇:秋风瑟瑟,这些谣言也该降降温了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