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技术系统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8-04-25 作者:刘勇 |
该系统在外场初步应用后显示,系统具有先进、科学的综合技术集成框架,对各地业务系统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研发的基于ArcGIS的人工影响天气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对处理分析人工影响天气全尺度非常规信息(特别是云和站点等)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I标准化的人影数据处理和表达,可满足人影分析作业条件、指挥作业等多时段各类人影业务化分析的需要I通过集成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研究,为我国人影综合技术逐步实现业务化,进行了十分有价值的探索和示范。
简介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利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集成了综合监测、预测、云水资源评估、催化决策、作业指挥和效果评估等技术,研发了功能先进的人工增雨技术集成系统(图),显著提高了我国人工增雨的作业指挥能力。其中研究的多尺度信息综合显示平台(图),即人工影响天气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该系统的设计、开发,参照了Micaps(气象信息处理人机交互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信息处理、信息管理和综合应用,具有将其他专题的研究成果与其他气象数据、地理数据等的点、面、体叠加显示,可进行相应的计算,三维立体显示和无级缩放的特点,开拓了国内人工影响天气利用高新计算机技术的新领域。1
系统组成
人工影响天气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按总分总相结合的集成思路进行组织,主模块是系统的人口,其下分6个子系统,分别为旱情分析、天气预警、作业预警、方案决策、实时指挥和效果检验,各子系统逻辑顺序又按人工增雨的业务流程分时段进行组织设计,子系统由子模块组成,各子模块实现单项资料分析或单一技术方法分析。各子模块输出信息经WMicaps格式标准化处理,并可在WMicaps平台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实现对人工增雨的科学有效决策指挥。1
应用
该系统在外场初步应用后显示,系统具有先进、科学的综合技术集成框架,对各地业务系统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研发的基于ArcGIS的人工影响天气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对处理分析人工影响天气全尺度非常规信息(特别是云和站点等)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I标准化的人影数据处理和表达,可满足人影分析作业条件、指挥作业等多时段各类人影业务化分析的需要I通过集成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研究,为我国人影综合技术逐步实现业务化,进行了十分有价值的探索和示范。
人工影响天气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在选定的试验示范区组织实施了外场综合探测试验和增雨示范试验。先后在北京、河南、河北、青海、山东、吉林、辽宁、甘肃等省(市)进行人工增雨技术示范试验。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勇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责任编辑:科普云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