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牙列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牙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和位置排列成弓形,称为牙弓[dental arch]或牙列,上颌者称为上牙弓(列),下颌者称为下牙弓(列),上下牙弓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咬合在一起,颌面各凹凸结构密切接触,在接触-分开-再接触-再分开的反复咬合运动过程中,完成咀嚼等功能活动。

牙列的分类按照构成牙列的牙的类型(1)恒牙列:为全部由恒牙组成的牙列。完整的上下颌牙列各含16颗牙。由于上颌切牙较宽,尖牙至前磨牙段的曲度较大,而下颌切牙较窄,前磨牙向舌侧倾斜程度大于上颌牙,故尖牙和前磨牙段的曲度较小,使得恒压列的上颌牙较下颌列略显窄长。

(2)乳牙列:全部由乳牙组成的牙列。完整的上下颌牙列各含10颗牙。乳牙列较恒牙列短小,故其牙列宽度与长度的比例大于恒牙列,形态更近似半圆形。

(3)混合牙列:由若干乳牙和若干恒牙组成,在不同发育阶段牙数略有差异。有些成人有乳牙滞留,为异常现象。

按照牙列形态特征分裂从面对牙列的形态进行观察分析可见,尽管牙列的形态有一定的规律,但个体之间并不完全相同。根据六个前牙的排列情况,可将牙列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

(1)尖圆形:自上颌侧切牙即明显弯曲后,弓形牙列的前牙列向前突出非常明显。

(2)方圆形:上、下牙列中四个切牙的切缘连线略直,弓形牙列从牙齿的远中才开始弯曲向后。

(3)椭圆形:介于方圆形与尖圆形之间,弓形牙列从上颌侧切牙的远中开始,向后逐渐弯曲,使得前牙段较圆突

按照牙列中牙的排列情况(1)正常牙列:牙数正常,牙列整齐无间隙。

(2)异常牙列:包括牙数正常和牙齿排列异常。牙数异常如:牙数过多(多生牙)或过少;牙排列异常如:牙列拥挤、牙列稀疏、弓外牙、高位牙、低位牙、易位牙和转位牙等。

牙列的形态特征从牙排列的垂直向位置关系特征可以看出,上、下牙列的牙尖高度并不是一致的,牙列的形态也具有一定的曲度,曲线就是用以描述这一牙列面形态特征的重要概念。矢状方向的曲线称为纵曲线,冠状方向的曲线成为横曲线。

纵曲线sagital curve of occlusion1.下颌牙列的纵曲线

为连接下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该连线从前向后是一条凹向上的曲线,又称为司匹曲线(Spee Curve)。该曲线的切牙段较平直,从尖牙向后经磨牙至第一磨牙的远颊尖逐渐降低,然后第二、第三磨牙的颊尖又逐渐升高。

2.上颌牙列的纵曲线

为连接上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该连线从前向后是一条凸向下的曲线。由切牙至第一磨牙近颊尖段较平直,从第一磨牙的近颊尖至最后磨牙的远颊尖段则逐渐向上弯曲,此曲线亦称为补偿曲线。

横曲线transverse curve of occlusion横曲线又称Wilson曲线(Curve of Wilson)。在上颌,由于其磨牙向颊侧倾斜,使舌尖的位置低于颊尖。因此连接双侧同名磨牙颊、舌尖,形成一条凸向下的曲线,即为上颌的横曲线。同样,连接下颌双侧同名牙颊、舌尖所形成的曲线,称下颌的横曲线。由于下颌磨牙向舌侧倾斜,因此颊尖比舌尖略高,下颌的横曲线凹向上,与上颌的横?曲线相一致。但下颌磨牙的舌尖高而陡,当下颌磨牙颊尖被磨耗后,下颌的横?曲线常常不再表现为凹向上,而呈凸向上的曲线。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吉宏明 - 主任医师 教授 - 山西省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