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科技风向标 | 逆向破界:复杂系统自学习“逆最优”理论与方法
基因组学被誉为育种界的“黄金矿工”,它能像探矿仪一样精准挖掘作物中的高产、抗病、优质基因,大幅提升育种效率。西南大学宋佳明研究员介绍,通过解析作物“生命说明书”,科研人员可快速锁定关键基因,将传统十年的育种周期缩短至三到五年,实现从“看相式”经验选育向“精准设计”的革命性转变,为粮食安全注入强大科技动力。
被蚊子叮咬时,多数人的反应会后知后觉,等到痒感来袭时,蚊子早已不知所踪。被蚊子叮咬后痒感为什么会“延迟发作”?跟神经系统的“作弊机制”有关吗?请专家科普一下。
华中农业大学袁珅教授指出,水稻种植正在实现“绿色高产两不误”的目标。通过育种选好种、栽培控水肥、植保卫生态的多学科协作,既能提升产量和品质,又能节水减药降碳。这种“既要又要”的背后,是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成果,让水稻生产迈向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