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主办
普通用户
科普员
科普号
管理员
登录
业务中心
管理中心
资源中心
帮助
客服
搜索
首页
头条
地区
安徽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河南省
吉林省
江西省
山东省
云南省
浙江省
重庆市
热词解读
健康
科学辟谣
前沿科技
应急科普
科教
博物
军事
科幻
人物
专区
天文地理
生活百科
智农
社区
航天航空
双碳
推荐图文
6G要来了!到底6在哪?
信号
基站
通信技术
6G
6G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离我们生活还有多远呢?
蝌蚪五线谱
3小时前
AI 现在这么聪明,已经能当私人心理医生了?
心理健康
AI技术
生成式AI
AI幻觉
AI 虽能提供情绪陪伴和基础心理支持,但其作为私人心理医生仍存在显著缺陷。
科学辟谣
11:36
超级计算机到底能干啥?天气预测、药物研发、人工智能...|超算系列(三)
超级计算机
这样一台配备自主研发的芯片、具有强大算力的超级计算机,究竟能做什么?它是否离我们的日常生活遥不可及?
中国科普博览
10:22
茶科技 | 茶汤香气增强天然甜味感知研究取得新突破
茶叶
茶科普
茶作为一种全球广泛消费的嗜好性饮品,其天然的甜味强度是评价茶汤品质的关键指标。目前探究茶汤天然甜味形成多聚焦在解析蔗糖等关键甜味成分及其互作效应,忽略了香气成分对天然甜味感知的影响。
中国茶叶学会
10:02
号称“万磁之王”?我国新稀土“家族”再添新成员!
稀土元素
永磁材料
新稀土矿
钕黄河矿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该校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主矿矿段的矿体中部发现一种新稀土矿物,命名为“钕黄河矿”,这也是白云鄂博矿床中第25种新矿物。
北京科技报
08:10
不用种植也能生产粮食?生物合成技术如何保障粮食安全 | 一图读懂2025年重大工程技术难题系列
生物技术
工程技术
生物合成
粮食安全
食品生物合成是什么?目前进展如何?又面临哪些难点和挑战?让我们通过一张图来了解。
科普中国
2025-07-22
【院士的答案】沈昌祥:构建“安全可信”网络空间安全防护体系
安全防护
网络空间安全
沈昌祥院士提出构建“安全可信”网络空间防护体系,倡导青年投身网络安全领域,以自主创新和主动免疫技术筑牢国家安全防线,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科学报国正当时
2025-07-22
神话照进现实!现代科技验证的月球之谜
月球
嫦娥号探月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成功着陆,携带的北斗芯片以0.3秒/次的频率,记录着从地球到月球的精确轨迹。 这颗邮票大小的芯片,见证了中国探月工程从“仰望”到“触摸”的飞跃。
北京科学中心
2025-07-22
热门视频
1
/
3
突破!科技风向标 | 慧眼识危:揭秘高端装备的智能安全卫士
突破!科技风向标 | 慧眼识危:揭秘高端装备的智能安全卫士
科普中国科学视界
颠覆认知!美国科学家发现糖尿病逆转开关,或根治全球8.3亿患者
2025年2月,全球8.3亿糖尿病患者迎来一个好消息,美国科学家发现了糖尿病的逆转开关,有望根治这一传统上需要长期“控制”的慢病。那么,中国人受糖尿病的危害有多大?其核心病理何在?美国科学家的这一发现,颠覆了哪些长久以来的认知?听赵蓓老师精彩解读!
返朴
新质生产力科普系列:走进合成生物AI研究院
关于合成生物AI技术的介绍
常州市钟楼区科学技术协会
首次“看到”大规模细胞交互全景!我国研制最新一代介观显微镜
2025年5月,清华大学教授戴琼海团队的卢志博士来到双十发布会现场,带我们一起了解关于中国超级显微镜的最新进展!
返朴
机器视觉-工业生产的智能体检专家
探秘高铁心脏的超级训练场
超导电动磁浮列车——未来地面更高速度交通工具大揭秘
仿生学的力量:为什么机器人要向动物“抄作业”?
【VR】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
“人造太阳”指通过托卡马克装置模拟太阳核聚变原理,利用强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氘、氚等轻核聚变),释放巨大能量。
原子科学
这不是乱码!人类染色体中最复杂的重复谜题被破解了
西安交通大学叶凯教授课题组成功探索出了人群中着丝粒高阶重复结构的多样性和演化模式。(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无液氦极低温制冷新方案!如何利用自旋超固态
2025年1月,无液氦极低温制冷新方案被两院院士评为2024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让我们看看苏刚研究员对这项新方案的介绍。
返朴
最新研究揭示皮肤菌群与衰老的秘密:微生物决定你的“脸龄”
不靠护肤品,靠微生物养皮肤?科学家可能找到了“皮肤年轻密码”(出品: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科普一下 | 宇宙正反物质“天平倾斜”之谜被中国团队破局!重子CP破坏是隐藏大BOSS?
突破!科技风向标 |柔材新造: 智能复合材料在柔性电子领域的创新应用与发展
人类为什么执着于造出人形机器人?这科学吗?
突破!科技风向标 | 智绘新电: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低碳高品质新型配电系统发展
突破!科技风向标 | 逆向破界:复杂系统自学习“逆最优”理论与方法
突破!科技风向标 | 逆向破界:复杂系统自学习“逆最优”理论与方法
科普中国科学视界
【科学家面对面】常永勤教授:聚变之能:迈向可控核聚变的新能源探索
太阳的能量源自核聚变,而人类正努力在地球上再造“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装置,以解决能源危机。核聚变以氘、氚为燃料,原料取自海水,能量巨大且清洁无污染,被誉为"终极能源"。全球科学家为此奋斗数十年,中国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并自主研制了东方超环(EAST)等装置。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常永勤教授,带我们认识核聚变堆材料研究的关键挑战。
科学家面对面
突破!科技风向标 | 原子造物:重塑“可制造”边界,开启制造范式Ⅲ时代
突破!科技风向标 | 原子造物:重塑“可制造”边界,开启制造范式Ⅲ时代
科普中国科学视界
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是专业型?还是通用型?
机器人发展中经历了哪些阶段?未来会向通用型还是专业化道路发展?
中国科普博览
贴地飞行成为现实:它是如何实现的?
脚踩、针扎都不坏!北航“造”微型机器人,堪称打不死的“小强”
突破!科技风向标 | 极境破晓:极端环境下的技术突破
突破!科技风向标 | 刀尖探微:大脑的“微雕”艺术
推荐科普号
换一换
科普吉林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科普湖南
实验动物,人类健康的朋友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
中国茶叶学会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中国石油学会
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
宁夏科协
中国电子学会科普中心
中国航空学会
力学伽玛暴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林业科学传播公众服务平台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中国海洋学会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中国“双法”研究会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中国遥感应用协会
中国感光学会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科普号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
中国电子学会
扫码下载APP
扫码下载科普中国APP
开启您的智慧生活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423号
京ICP备160162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