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济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古今医鉴》卷八。主治小便不禁。
组成菟丝子(酒制)、益智仁(炒)、白茯苓、韭子(炒)、肉苁蓉(酒洗)、当归、熟地黄各五钱,黄柏、知母(各盐酒、炒)、牡蛎(煅)、石枣(酒蒸,去核)各三钱,五味子一钱。
用法用量上为末,面糊为丸。每服百丸,空心盐汤送下。
主治小便不禁。
附方名称:既济丸
组成:大附子(炮)一钱,人参一钱,真麝香一分
用法:上为末,饭为丸,如梧桐子大,麝香为衣。每服七丸,灯心汤送下
主治:关格,吐利不得,脉沉,手足微厥
出处:《活人心统》卷下
名称:既济丸
组成:杜仲炭二十两,熟地二十两,小茴香(炒)二十两,天冬二十两,盐知母二十两,茯苓二十两,菊花二十两,九菖蒲二十两,菟丝子二十两,麦冬二十两,当归二十两,栀子(炒)二十两,生地二十两,远志(炙)二十两,苁蓉(炙)二十两,人参(去芦)二十两,巴戟肉(炙)二十两,龙骨(煅)二十两,五味子(炙)二十两,山萸肉(炙)二十两,山药三十两,杞子二十两,牛膝三十两,橘皮十两,盐黄柏四十两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三钱。每服一丸,温开水送下,一日二次
主治:肾亏气虚,腰痛耳鸣,虚火上升,遗精盗汗
出处:《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功用:滋补肾水,益气降火
名称:既济丸
组成:黄连(切如豆大)四两,生姜(切成粗丝,同黄连炒至姜燥)二两
用法:上为细末,醋打硬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
主治:一切泄泻不止
出处:《医统》卷三十五
重要文献摘要《东医宝鉴》:“既济丸。治脉气不足有阴火,小便不禁。菟丝子(酒制)、益智仁(炒)、白茯苓、韭子(炒)、肉苁蓉(酒洗)、当归、熟地黄各五钱,黄柏、知母(各盐酒、炒)、牡蛎(煅)、石枣(酒蒸,去核)各三钱,五味子一钱。上为末,面糊为丸。每服百丸,空心,盐汤下百丸。《医鉴》。”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冯兴中 - 博士生导师、教授 - 北京铁路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