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根,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植物豇豆的根。功能主治为:健脾益气,消食治食积,脾胃虚弱,淋浊,痔血,疔疮。①《滇南本草》:捣烂敷疔疮。根、梗烧灰,调油搽破烂处,又能长肌肉。②《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消食积。③《重庆草药》:健脾益气。治脾胃虚弱,白带白浊,痔疮出血。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豇豆的根。
性味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消食治食积,脾胃虚弱,淋浊,痔血,疔疮。
①《滇南本草》:捣烂敷疔疮。根、梗烧灰,调油搽破烂处,又能长肌肉。
②《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消食积。
③《重庆草药》:健脾益气。治脾胃虚弱,白带白浊,痔疮出血。
分布区域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用2~3两;或炖肉,外用:捣敷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相关配伍①治小儿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豇豆根、鸡屎藤炖肉吃。(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②治妇女白带,男子白浊:豇豆根半斤、藤藤菜根半斤。炖肉或炖鸡吃。(《重庆草药》)
注意事项《本草图经》:肉甘美多膏,不可多食,发风气,令人虚羸。
相关论述1.《滇南本草》:捣烂敷疔疮。根、梗烧灰,调油搽破烂处,又能长肌肉。
2.《分类草药性》:治五淋,消食积。
3.《重庆草药》:健脾益气。治脾胃虚弱,白带白浊,痔疮出血。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郁保生 - 博士生导师、教授 - 湖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