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用水统计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简介

用水统计2是指经济社会各部门用水状况的收集、整理、分析、统计和保存的过程。对记录短缺的用水部门需要通过勘察、调查,对用水量作出估算。用水统计是建立在定时、定位观测和用水调查基础上的。根据水量平衡原理,进行水平衡测试,可估算用水量和耗水量。水资源利用发展到一定阶段,用水统计对评价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关系极大,是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不可缺少的环节。

用水的分类用水可概括为非耗水利用和耗水利用两部分3。

(1)非耗水利用的范围主要是河道内用水,包括水力发电、航运、渔业、娱乐等利用;

(2) 耗水利用:河道外用水,如工业、农业以及生活用水等。

用水统计的作用用水统计要按照国家统计规定,按统一的格式、顺序和期限进行。要对从水源地取水和向水体排水的数量实行许可制度,建立用水统计制度,为下述各项用水统计工作所必需的资料3:

①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实行国家监督提供依据。

②为水资源分配和配置的经济效益计算和评价方法提供必要的用水资料。

③获得的用水调查统计资料,是当前和远景水资源配置系统进行需水预测的基础。在取水和排水建筑物上要装置量水设备,量测取水量和退水量,并安装检测污水水质的仪器。用水调查和资料统计,需要在信息处理、计算装备和信息采集等方面进行研究改进。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统计各部门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用水数量和质量,是用水统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结语用水统计是水资源管理中信息处理的重要环节3。要建立一个灵敏、准确的用水统计信息网,通过收集、传递、处理用水信息,反映并沟通各用水户的用水情况和变化,调整水资源管理、保护、开发、利用以及配置、节约、治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对水资源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有效保护等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