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繁星追梦】长图|送别袁隆平,稻田守望者

光明科普
原创
光明网科普频道官方账号
收藏

11月15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骨灰安葬仪式在长沙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灵骨安放仪式现场,袁老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他生前写下的这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位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长图回顾袁隆平院士的一生。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评论
秋天的果子陈
太傅级
1960年7月,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早稻田中,袁隆平发现“鹤立鸡群”的特异稻株,第二年认识到,这是“天然杂交稻”株。深切缅怀,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2025-02-20
秋天的果子陈
太傅级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在试验稻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这是国内首次发现,人工授粉后,产生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的种子。深切缅怀,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2025-02-20
秋天的果子陈
太傅级
1965年7月,袁隆平在14000多个稻穗中检测到6株不育株。经过连续两年春播与翻秋,共有4株成功繁育1~2代。深切缅怀,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