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云草,中药名。为紫金牛科植物心叶紫金牛Ardisia maclurei Merr.的全株。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地。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吐血,便血,咯血,疮疖。
入药部位全株。
性味味苦,性凉。
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
主治吐血,便血,咯血,疮疖。
相关配伍治咯血、吐血、便血、尿血、诸内出血:红云草10g,土三七、墨旱莲各30g,阿胶15g。水煎凉服。(《中国民间生草药原色图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采集加工春、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形态特征亚灌木,高4-15m,具匍匐茎;茎幼时密被锈色长柔毛。叶互生;稀近轮生;叶柄长0.5-2.5cm,被锈色疏柔毛;叶片坚纸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6cm,宽2.5-4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心形,边缘具不整齐的粗锯齿及缘毛,两面均被疏柔毛,尤以中脉为多;侧脉约6对,尾端直达齿尖。亚伞形花序,近顶生,被锈色长柔毛,有花3-6朵,每植株有花序1-2个;花梗长3-6mm;萼片披针形,具缘毛,无腺点;花瓣淡紫色或红色,卵形,长约4mm;雄蕊较花瓣略短,花药卵形,先端急尖,基部箭形;雌蕊与花瓣几等长。果球形,直径约6mm,暗红色,花期5-6月,果期12月到翌年1月,稀达3月。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230-860m的林下阴湿处。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地。
性状鉴别茎细圆柱形,表面有铁锈色长柔毛。叶卷曲或脱落,完整叶片椭圆形,长至6cm,宽约4cm,先端尖,基部心形,上下两面均被毛茸,中脉处为多,叶缘有不规则稀锯齿,缘毛较密;叶柄被毛。纸质。气弱,味苦、涩。
相关论述1、《全国中草药汇编》:“止血,清热解毒。主治吐血、便血、疮疖等。”
2、《广西民族药简编》:“水煎服治肺结核,风湿疼痛,跌打瘀肿,月经不调,肝炎;水煎加鸡蛋服或炒焦煮鸡蛋服治月经不调,咳嗽,肺结核咯血;与鸡蛋煲服治产后体弱。”
附注与本品外形相似的尚有同属植物九节龙。
123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甘嘉荷 - 博士、助理研究员 -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