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草,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油草Leptochloa chinensis (L.) Nees的全草。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及陕西等地。具有行水破血,化痰散结之功效。常用于症瘕积聚,久热不退。
入药部位全草。
性味味辛、淡,性平。
归经归肝经。
功效行水破血,化痰散结。
主治症瘕积聚,久热不退。
相关配伍1、治症瘕:(千金子)全草15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治久热不退:千金子9g,路边荆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根须状。秆丛生,直立,基部膝曲或倾斜,着土后节易生根,高30-90cm,平滑无毛,具3-6节。叶鞘无毛,大都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1-2mm,多撕裂,具小纤毛;叶片扁平或多少卷折,先端渐尖,微粗糙或下面平滑,长5-25cm,宽2-6mm。圆锥花序长10-30cm,分枝及主轴均微粗糙,前者长达9cm;小穗多带紫色,长2-4mm,含3-7小花;颖具1脉,脊上粗糙,第1颖较短而狭窄,长1-1.5mm,第2颖长1.2-1.8mm;外稃先端钝,具3脉,无毛或下部被微毛,第1外稃长约1.5mm;花药长0.5mm;颖果长圆形,长约1mm。花、果期8-11月。
生长环境生于潮湿土地。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及陕西等地。
相关论述《湖南药物志》:“行水破血,攻积聚,散痰饮,解蛊毒。治症瘕,久热不退。”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