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髎(zhǒu liáo)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该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屈肘,曲池穴上方 1寸,当肱骨边缘处,在肱骨外上髁上缘,肱桡肌起始部,肱三头肌外缘;有桡侧副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主治肘臂部疼痛、麻木、挛急。操作方法为直刺0.5寸。
名称释义(1)肘髎。肘,肘部,指穴所在部位。髎,孔隙,指穴内气血的运行通道为孔隙。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水由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手三里穴降地之雨流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循地部孔隙从地之天部流入地之地部,故名。
(2)肘尖。指穴所在部位为肘尖部,无它意。
功效通经散瘀止痛。
治法寒则通之,湿则泻之,热则凉药水针1。
定位该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屈肘,曲池穴上方 1寸,当肱骨边缘处。
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肘筋膜、肱三头肌。皮肤由臂后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稍厚,有少量的脂肪组织。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过肱桡肌起始部,进入肱三头肌。该肌由桡神经肌支支配。
主治肘臂部痪痛,麻木,挛急。
操作直刺0.5寸2。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上肢瘫痪、臂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等。
配伍配手三里、肩髃治疗肘痛、屈伸不利;
配曲池、手三里治疗肱骨外上髁炎。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翟煦 - 博士、助理研究员 -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