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拟稻眉眼蝶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拟稻眉眼蝶1为鳞翅目、眼蝶科、眉眼蝶属节肢动物。分布于河南、陕西、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日本、朝鲜。环保与生态用途。

简介幼虫多半摄食禾本科、莎草科植物等。

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全世界有3000余种,中国有200多种。

拟稻眉眼蝶Mycalesis francisca前后翅反面底色为深棕或黑棕色,其淡色中带内侧边非常清晰而外侧边呈晕状向外扩散,后翅眼斑列没有共同的外环。据此可与其他种类轻易区分。和其他眉眼蝶一样有季节多型现象,旱季型眼斑趋于退化,有些地理亚种的淡色中线为闪紫色。为常见眼蝶种类,飞行缓慢。广布于南方各地及台湾地区。2

形态特征本科蝴蝶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通常颜色暗而不鲜艳,常以灰褐、黑褐色为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翅上有较醒目的眼状斑或圆纹,少数没有或不明显。 眼蝶成虫头小,复眼周围有长毛,下唇须直长,侧扁,而有密毛;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爪全退化。前翅呈圆三角形,后翅近圆形,外缘圆或波状,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眼状的环形斑纹。

习性一般说来,成虫都喜爱阴暗的地方,飞翔能力有强有弱,飞翔形式波浪形,多在林荫、竹林中早晚活动。多分布在高山区,有少数种类在开阔地区活动。南方种类有的颜色较鲜艳,少数无眼状斑,拟似粉蝶或斑蝶。有季节性的变异,旱季翅反面呈保护色,眼纹退化,拟似枯叶。有的取食树汁,加害果实,吸食动物的粪便或尸体。

采集时间7~9月。1

栖息地灌丛特征:翅展40~48毫米,翅褐色。雄蝶前翅后缘中部有1个黑色性标志,后翅前缘近基部的性标志为白色长毛束;翅反面中部的横带为淡紫色。1

寄主水稻、芒、竹等禾木科植物。3

分布江西铅山、婺源、上饶、南昌、宜丰、铜鼓、奉新、安远、浙江、河南、陕西、福建、台湾、日本,朝鲜。

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磊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