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实现“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ing)”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社会和科学问题。据测算,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在2035年前后突破4亿,总人口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衰老是人类慢性疾病的最大危险因素,老年慢病发生的本质是器官的衰老和退变。
**衰老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包括:(1)我们究竟有多老?(2)我们为什么会老?(3)我们能否健康地老?衰老生物标志物是指示机体、器官、组织、细胞及亚细胞层面衰老相关结构或功能退变的生理及分子指标,可用于监测和评估衰老伴随的生物学变化,并预测器官衰老向病变的演化程度,有助于回答“我们究竟有多老”**这一科学问题,是深入开展衰老评估和预警、衰老及相关疾病干预的基础和前提。针对衰老标志物开展系统性研究,对于推动衰老的基础和转化医学发展,改善老年群体健康,制定“健康老龄化”的中国路线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以“封面文章”发表了由中国衰老标志物研究联合体(Aging Biomarker Consortium,ABC)六十余个研究组联合撰写的巨幅综述——“Biomarkers of aging”。该综述参考了逾2千篇衰老领域研究文献,以超9万字、31张插图和23张表格的篇幅,系统总结了衰老标志物研究在细胞衰老、器官衰老、衰老时钟及其应用、相应伦理及社会意义四个方面的重要进展。
**该综述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衰老标志物的基本属性、维度以及三种“原色”(Primary colors,系统性、特异性和可用性),定义了衰老标志物的六个“支柱”(Pillars,生理学特征、影像学特征、组织学特征、细胞改变、分子改变和体液分泌因子),并指出“生理行为特征“ “影像学特征“和”体液分泌因子”可作为衰老标志物临床转化的三个可应用指标。**该综述是迄今为止最为前沿且详尽的衰老标志物综述,有助于引领衰老评估和预警领域的发展,并推动“健康老龄化”方案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