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冰”事件进入高发期!牢记这些缓“冰”之计,关键时刻能保命→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眼下,随着气温下降,北方很多河流已经结冰,一些看似坚实的冰面可能暗藏风险。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多地已接连发生多起冰面破裂、人员落水的险情。

2024年12月10日,在辽宁抚顺,一中学生穿越河面时意外坠入冰河,消防员赶到现场紧急救援。

图片

最终,在岸边救援人员的协助下,女孩成功获救。上岸后,女孩出现了失温的症状,经过救治后所幸身体并无大碍。

2024年12月14日,在辽宁铁岭凡河新区,一位七旬老人在冰面滑冰车时,冰面破裂掉入冰水中被困,落水位置距离岸边大约200米远。

图片

消防救援人员利用安全绳,将被困者拖拽至安全区域,该老人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所幸并无大碍。

2024年12月29日,在河北沧县,一男子在冰面钓鱼时不慎落入冰窟。

图片

消防救援人员赶到后以身破冰,成功救出男子。

提醒大家,一些冰面看似坚固但也可能暗藏危机,尤其是在一些野冰场上,会有野钓时凿出的冰窟窿。不要在冰面上玩耍、行走,更不要在冰面上进行滑冰、垂钓等危险行为,以免发生意外。

如果在冰面上不幸落水,该如何正确自救互救?

图片
图片

图片

1_副本.jpg2_副本.jpg3_副本.jpg4_副本.jpg5_副本.jpg6_副本.jpg7_副本.jpg8_副本.jpg9_副本.jpg

冷知识:不慎落水时羽绒服能救命吗?

如果从冰面落入水中,我们要做的首先是保证能浮在水面。有网友提出,羽绒服可以在落水时救命,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消防员进行了试验。

试验前,消防员提前准备了几件衣服,包括厚款羽绒服,薄款羽绒服,以及一件棉服来进行落水后的漂浮试验,首先测试穿着厚款羽绒服落水的情况。

试验进行了大约10分钟,消防员依然漂浮在水面。随后消防员模拟先在水中挣扎,然后放松下来的情况,此时脖子以上的部分依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上岸后,这件羽绒服里面已经吸了不少水。随后,消防员又穿上薄款羽绒服下水进行测试。

微信图片_20250106110523.png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扬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 姚相宇:我刚才落水之后挣扎了一下,但是现在还是被这个薄的羽绒服给托起来了,但是明显没有那个厚的羽绒服浮力大,我的整个下半身是在下面吊着的,整个羽绒服已经浮了起来,这边好像有气一样,把我的脖子以上头部给托起来了。

随后,消防员又模拟了在水中挣扎的情形,发现薄款羽绒服随着浸入水中时间的增加,浮力逐渐变小。

扬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 姚相宇:我试着挣扎了,感觉气体向外漏了一点,现在这个浮力好像小了一些。

而在接下来的对比试验中,填充物成分为聚酯纤维的棉服,仅仅能支撑消防员在水面漂浮两分钟左右。

扬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 姚相宇:棉衣进水很快,我现在开始往下掉了,一上来感觉特别重,吸的水比羽绒服重两三倍,就像拎着两个水桶一样。

我们看到,无论是厚款羽绒服还是薄款羽绒服,在人员落水时,的确能通过浮力,给落水人员提供一定支撑作用。试验也发现,如果落水人员比较紧张,不断挣扎,可能会对羽绒服的浮力产生破坏。因此,如果不慎落水时刚好身穿羽绒服,不要过度紧张,要放松身体,尽量尝试向岸边漂浮。

综合来源: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等。

评论
臭皮匠心
少傅级
一些冰面看似坚固但也可能暗藏危机,尤其是在一些野冰场上,会有野钓时凿出的冰窟窿。不要在冰面上玩耍、行走,更不要在冰面上进行滑冰、垂钓等危险行为,以免发生意外。
2025-01-06
张美玲L
少傅级
“坠冰”事件是冬季常见的安全隐患之 。为了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我们应充分了解冰面情况、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单独行动、注意天气变化并遵守相关规定。 一旦落水,应保持冷静、寻找支撑、呼救并采取自救措施。同时,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也要保持冷静和耐心。希望这份冰面落水防范与自救指南能够在关键时刻为您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2025-01-06
无为通达
少傅级
“坠冰”事件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来预防和应对。通过加强安全检查、设置警示标志、采取防护措施、提高公众安全意识以及技术创新与应用等多种手段,我们可以有效减少高空坠冰伤人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