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通常面临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随着病程的推进,肺功能逐渐衰退,日常生活受限。
尽管药物治疗是慢阻肺的核心治疗方式,但呼吸康复作为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越来越被医学界所重视。
为什么呼吸康复如此重要?慢阻肺患者的肺部通常存在慢性气流受限和气道阻塞。呼吸肌群的功能衰退是导致呼吸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呼吸肌,包括膈肌、腹肌和胸部肌肉,在正常情况下应协同工作来完成呼吸。
由于慢阻肺患者的呼吸肌逐渐疲劳和衰弱,正常的呼吸过程变得困难,因此,**需要呼吸康复训练加强这些肌肉的力量和耐力,缓解咳嗽、痰液积聚的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日常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而且与药物治疗相比,具有显著的成本-效益优势。此外,呼吸康复训练操在家中即可完成。
首先和大家简单科普我们的呼吸肌:呼吸肌包括吸气的肌肉群和呼气的肌肉群。吸气肌肉群主要是膈肌,通俗解释就是胸部和腹部之间有一个“隔膜”,这个“隔膜”就是隔肌。隔肌在正常情况下是穹窿状的,形似“雨伞”,膈肌收缩时“雨伞”压低并撑开,膈肌下降。
因此,胸廓上下容积、左右容积、前后容积增大,同时气体被大气压“压”进肺里,就是主要为膈肌参与的吸气过程。呼气的呼吸肌肉群主要是腹部肌肉,用力收缩腹部,呼出气体。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侧重的肌肉不一样。因此我们在呼吸康复时也需要着重锻炼呼气肌肉和吸气肌肉。
下面为大家介绍常用的呼吸康复训练
1.腹式呼吸要领
(1)用鼻子吸气,腹部随着吸气慢慢鼓起;
(2)随着呼气,逐渐缩回。
2.缩唇呼吸要领
(1)准备姿势:指导患者取坐位,全身放松,双手放于上腹部;
(2)呼气:缩唇呈“O”型吹笛样呼气,慢慢将气体全部呼出,闭上嘴巴;
(3)吸气:用鼻吸气,吸至一定程度,屏气几秒,再缓缓呼出;
(4)重复训练:注意呼吸时间控制为2∶1,每次进行15~20 分钟,每天2~3次。
3.腹式呼吸联合缩唇呼吸要领
(1)准备姿势: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好,或者躺在床上,放松身体。
(2)感受呼吸:将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深吸气时,注意让腹部“鼓起来”,而胸部尽量保持不动。
(3)吸气:缓慢而深地通过鼻子吸气,吸到肚子“鼓起来”,吸气要深长,让空气充满肺部。
(4) 呼气:口唇微闭、嘴巴做“O”型,慢慢地将空气排出。呼气时间要比吸气时间长,通常吸气与呼气的比例是1:2。
(5)重复训练:每次训练大约持续5-10分钟,每天进行2-3次,早、中、晚各做一次。
**效果:**定期进行这种训练可以增加肺部的容积,联合缩唇呼吸通过缩小嘴唇的开口,形成一定的呼气阻力,延长呼气时间,从而减少气道压力,提高呼气效果。这种呼吸方法可以有效减轻慢阻肺患者在呼气时遇到的气道阻力,改善呼吸效率。
以下是自编腹部呼吸联合缩唇呼吸的要领口诀,以方便患者记忆和理解:
吸气慢,肚子鼓,气入肚;
呼气长,嘴O型,气排慢。
4.借助器械训练
**沙袋训练:**在进行腹式呼吸时,在腹部放置一个轻便的沙袋,增加呼气时腹肌的阻力,从而增强腹肌的力量。
**呼吸训练器:**呼吸训练器通过增加呼气时的阻力,迫使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用力吸气/呼气,从而增强膈肌和腹部的力量。随着训练的逐渐深入,阻力可以逐步增加,帮助患者逐步训练难度。常见的呼吸训练器有振荡正压呼气(OPEP)设备和吸气/呼气训练器。并且这些设备都可以让患者在家中完成训练。
5.呼吸训练与日常活动相结合
呼吸康复不仅限于专门的训练时间,还可以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例如,患者在家中进行轻度的步态训练,保持适度的运动量,不仅有助于增强体力,也能改善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此外,鼓励患者进行站立、走路等日常活动,有助于保持膈肌的灵活性和耐力。
呼吸康复训练关键点——增加依从性
尽管呼吸训练对慢阻肺患者非常重要,但由于训练过程中劳累等各种原因,导致患者依从性不高,以下是一些提高训练依从性的建议:
(1)设定固定的训练时间
固定的训练时间能够帮助患者形成规律的训练习惯。可以根据患者的作息时间,安排在每天早、中、晚各进行一次,每次5-10分钟的训练。
(2)循序渐进
患者在进行训练时、可能会出现疲劳感,尤其是对于初次进行呼吸训练的患者。因此:初期训练不必过于强烈,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时间,以免过度疲劳和不适。
(3)家人监督
家人可以在患者训练时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足够的动力,确保训练能够坚持下去。
(4)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及时调整训练方案,确保训练效果能够最大化。如果患者在训练中出现任何不适,应该及时调整训练内容。
慢阻肺患者通过科学的呼吸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减轻呼吸困难,改善整体健康水平。
**腹式呼吸、联合缩唇呼吸等简单的呼吸练习,能够帮助患者增强膈肌和腹肌的功能,从而改善气流通畅度,缓解症状。呼吸肌的锻炼不仅有助于提高肺部的通气能力,还能促进气道清除功能,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呼吸康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有坚持训练,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让我们共同关注肺部健康
让呼吸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