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保护最后的穿山甲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
原创
快乐爱动物,开心涨知识!
收藏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能来到红山动物园,跟大家分享关于穿山甲这一神奇物种的故事,以及我们这几年以来是如何保护穿山甲的。

我是来自西子江生态保卫中心的负责人李成,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所在的机构,这是我们机构的LOGO,上面有一只穿山甲和一只水獭。我们关注的是中国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华南和西南地区,目前主要是在广东的西枝江一带开展工作,除了广东以外,我们也会在西藏和云南开展一些工作。

例如前几年传播颇广的中国第一高树,就是我们最先发现的,包括前年首次在我们中国发现100米高的巨树,也是亚洲第一高树,这也是我们和北京大学的一个合作研究的成果。

那我们回归到今天的主题,一起来来聊聊穿山甲。

比传说更神奇的穿山甲

关于穿山甲这个物种,我想很多人可能是从葫芦娃动画片里认识的。

片中的穿山甲是一个可怜的角色,为了救老爷爷牺牲了自己。但是真正见过穿山甲的人非常非常少,可能以前住在穿山甲栖息地附近的老一辈人见过,但是现在即使在有穿山甲栖息的地方也不一定能见到穿山甲了,所以这个物种现在对大家来说特别神秘。

我们看上面两张照片,这两种动物看起来有些相似之处,左边这张图是分布在南美洲的犰狳,右边这张才是穿山甲。

这两种动物看上去都有鳞片,在专业上这种现象叫做趋同演化,它们为了自我防御,免受天敌的咬伤,都进化出了铠甲。

但是它们俩在分类上和在分布上是完全是不同的,犰狳分布在南美洲,穿山甲只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它们身上的甲片也是不同的,犰狳身上是骨质的小板,而穿山甲身上是由毛发演化而来的鳞片。

它们的分类差异也很大,在进化树上可以看到,穿山甲这一类是和大家熟悉的猫狗等食肉动物更有亲缘关系,跟犰狳(绿色图标)的进化关系是非常遥远的,所以它们只是在不同的地方进化出了同样的甲片的形态。

目前,亚洲生活着5种穿山甲,非洲生活着4种穿山甲,看上去大部分的穿山甲长得都差不多,而分布在我们中国的中华穿山甲图中是最上面的,也是身体长得最匀称的,下面这几种是非洲的穿山甲,非洲的穿山甲分为两个属,一个是体型大、在地面活动的地穿山甲,另一个是体型小、尾巴长长的这种穿山甲,它们是生活在热带雨林里的树栖的穿山甲。

关于中华穿山甲,我们对它的了解可能仅仅只是停留在传说的阶段,它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物种,它全身都被甲片覆盖,它有一个很大的爪子用来“穿山”挖洞,这也是中华穿山甲最大的一个特征,它的爪子是所有穿山甲里按比例来说最大的。

除了会挖洞以外,穿山甲还是憋气能力最强的一种哺乳动物。因为穿山甲平时都住在很深的洞穴里,洞穴里的空气是不流通的,它要在里面待上一两天,甚至三天,洞里的氧气非常稀薄,所以它为了适应这种长期的洞穴生活进化出了非常厉害的缺氧耐受能力。

另外它们的大爪子平时不用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只有需要挖洞时才会磨到它的爪子。

还有一个中华穿山甲区别于其它种穿山甲的特点,就是中华穿山甲有一个大大的招风耳,这是一个最明显的特点。

刚才说到,中华穿山甲在南方曾经分布很广泛,但在2014年时,这个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了极度濒危物种,就说明这个物种距离灭绝只有一步之遥,极度濒危的下一级评级就是野外灭绝。

所以说穿山甲在野外的现状已经非常危险了。那穿山甲为什么会极度濒危呢?

首先看这张中华穿山甲的分布图,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整个长江以南,一直延伸到中南半岛的北部,以及西边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延伸到尼泊尔,这也是它为什么被称作中华穿山甲的原因,因为它的主要分布区在中国。南京也是穿山甲的历史分布区,甚至可能南京或南京附近的山里现在都还存在着穿山甲。

守住最后的穿山甲

中华穿山甲从古代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对它有了一定的认识。

图中这件铠甲其实就是我们祖先看到穿山甲是怎样防御天敌而产生灵感所设计的。

现在为什么穿山甲会濒危,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穿山甲被大量的捕杀利用。

穿山甲的鳞片被传有很多神奇的功效,但其实穿山甲的鳞片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β-角蛋白,在科学上来说,跟猪蹄、甚至人类指甲的成分是一样的。除此之外,现在有些不法分子还用穿山甲的甲片做一些所谓的工艺品。

除了甲片以外,穿山甲还会被当成野味而被大肆的捕杀、被吃掉,这也是穿山甲濒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其实穿山甲这个物种在科学上能给我们很多启发,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它们的甲片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就是当甲片受到外力破损后,吸水可以自动地修复。

这给人类新型材料的研发提供了一些灵感。但当我们想要更多的了解这个物种时,我们发现中国的中华穿山甲已经找不到了。

在2018、2019年时曾有一个说法,中国境内的中华穿山甲已经功能性灭绝了,但幸运的是我所在的西子江生态保育中心,在广东惠州拍到了我们国内最早的中华穿山甲的野外影像。

地图中最右边的乌禽嶂,是粤港澳大湾区很重要的一个水源,它是西枝江的源头的区域,就是在这我们又发现了穿山甲。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保留了非常好的穿山甲栖息地,有大面积茂密的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穿山甲跟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它不是生活在大山中的深山老林,而是生活在低海拔的低山和丘陵地带,但这样的自然环境大部分已经被开发了,所以这种低地的常绿阔叶林是非常非常少的。

而乌禽嶂这个地方正是因为水源保护的原因保留了大片的森林,这里还有常绿季雨林分布。我们在那里最早开展调查的时候,当地老百姓跟我们说山上有黑猩猩,我们感到很奇怪,因为黑猩猩是分布在非洲的,但是我们后来在野外调查时,发现这山上有一种尾巴很短、体型很大的猴子,叫做藏酋猴。

藏酋猴是我们中国体型最大的猕猴属猴子,远远看过去确实很像猩猩。我们没想到离深圳只有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地方居然还保留了体型这么大的灵长类物种,所以我们把乌禽嶂所在的这一片山脉称为粤港澳地区的“时光胶囊”,因为它保留了几十年以前野外真实的样子。

此外这里还有一种很神奇的动物叫中华鬣羚,也叫四不像。为什么叫四不像呢?因为它脖子上有很长的鬣毛,像马;头上有两个角,又像羊;身体很大,又像驴;它的蹄子脚印又像牛所以叫四不像。也有说四不像是我们中国原产的麋鹿,但大部分地方说的四不像就是它。

在这里还分布着欧亚水獭,以前我们只是看到它们的粪便,或者是被人电鱼电死的尸体,但是去年我们装了红外相机后,就拍到了欧亚水獭野外生活的真实影像。

所以这个地方确实很神奇,山上有穿山甲,水里还有水獭,是一个非常值得保护的地方。这里还有非常丰富的水生生物,溪流里有大量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鱼类、两栖爬行动物,还有水生的植物、昆虫等。

这张图是我们最新发现的一种鱼类,它的颜值非常高,我们称它红腹马口鱼,也叫广东马口鱼。这里还发现了很多龟鳖类,现在龟鳖类物种也是跟穿山甲一样,在野外难得一见。

这里还生长着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紫纹兜兰,是一种非常漂亮的兰花,它的叶子很小,但开出的花朵非常大,非常漂亮。在乌禽嶂我们发现了国内最大的紫纹兜兰的种群。

这个地方有这么多神奇的物种需要我们重点保护,于是我们在2019年决定在这里扎根,我们在社区里租了一个小房子,开始在这里做保护。

将保护进行到底

做保护首先是要做什么呢?那就是要分析威胁濒危野生动物的因素有哪些,所以我们首先做了当地威胁分析。

做保护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得有人,所以我们又组建了国内第一支专门保护穿山甲的巡护队伍。

巡护队组建好后我们开始给队员做各种培训工作,关于如何反盗猎、在野外的安全问题、认识各种野生动物的痕迹等。从2020年到现在,连续四年不间断开展反盗猎的巡护工作。

刚才提到穿山甲这个物种在黑市上可以卖出非常高的价格,对于盗猎不法分子来说有很大的诱惑,所以开展反盗猎的巡护非常重要,同时我们也跟林业局、森林公安,还有地方政府联合开展了很多宣传和清套清兽夹活动。

刚才说到因为很多人迷信食用穿山甲有各种所谓的功效,其实这些都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所以我们联合广州动物园和其他的科普及自然教育的机构,开展了很多科普宣传活动,让大家不要因为毫无药效、毫无科学根据的目标去消费穿山甲。

因为乌禽嶂所在的位置是跟隔壁市、隔壁县交界的地方,为了能够让穿山甲的种群得到有效的保护,我们也跟隔壁的市县村开展了一些联动,因为做保护不能只有我们自己这边保护得好,如果我们这边在做保护,隔壁县还在捕杀,那保护效果也是很差的,所以我们经常去跟隔壁的紫金县进行联动,为了能够快速的响应野外的各种情况,为此我们还专门修建了一些巡护的道路和桥梁。

做保护还需要得到当地社区的支持,于是我们在村里每家每户的做宣传,最后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让大家来授权我们在这里开展保护工作,这也是为什么说我们这个保护地是一个民间和政府合作的保护地,因为这里所有的林地都属于村民,是村集体的,所以我们需要他们的授权。

我们说回开展穿山甲的野外的种群监测工作。当时乌禽嶂每一个山头、每一条溪谷,为了调查我们基本上都走遍了。从2019年到2020年,通过一整年的调查,我们发现这里的穿山甲的种群状况还是非常不错的,大概在60平方公里的范围里,还有60多只穿山甲。这对于穿山甲种群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更让人欣慰的是,被发现的这60多只里,有28.5%的个体属于亚成体,也就是说这个种群的结构还是比较健康的,是一个比较具有恢复潜力的种群。

可能有的朋友会好奇,我们是怎么知道穿山甲的不同的个体和它的年龄状态呢?其实我们是通过测量它们的洞穴来得出结论。

不同穿山甲个体的体型是不一样的,挖掘出的洞穴直径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通过测量洞穴的直径大小,就能判断这个个体大概体型有多大,这样就能够统计出种群的状况。

随着我们跟地方政府、跟林业局的通力合作,我们的保护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首先,我们破获了两起关于穿山甲的盗猎案件,打掉了盗猎团伙,因为我们要想真正的保护穿山甲单靠宣传科普是没用的,刚才说了它的高售价对盗猎分子的诱惑很大,所以还需要执法机构的配合,才能够有效的保护。将这批盗猎分子绳之以法,对其他盗猎分子产生了很大威慑力。

左图是我们在山上发现的一个被盗挖的穿山甲洞穴,原来是一个很小的洞穴,盗猎分子挖了这么大一个坑,来钻进去抓穿山甲。

右下图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和森林公安的便衣警察晚上在山上蹲守穿山甲盗猎分子的画面。

我们还在山上装了监控装和红外相机,这样盗猎分子进山后,我们的巡护员会及时发现并响应。

我们把山上大量的兽夹猎套都进行了收缴,这种大大的铁夹是非常危险的,不仅对山上的野生动物,对人也是很大的安全隐患,我们前期拍到过大量三条腿的野生动物,有的甚至只有两条腿,当看被捕兽夹伤害的野生动物挣扎求生的画面,确实让我们非常的触动。

到目前,我们已经开展了超过2,000公里的反盗猎巡护,为了保护这片地区的穿山甲种群。我们也在乌禽嶂建立了初步的红外相机监控网络,在野外做动物调查离不开红外相机,它能为我们拍到穿山甲和其它野生动物的画面,我们在山上装了100多台红外相机,可以实时掌握相机里的动向。经过调查发现乌禽嶂这块地区的穿山甲还是挺多的。

在2021年,乌禽嶂也上线了蚂蚁森林保护地,这也吸引了很多网友在线上关注和参与我们的保护工作。

我们在社区建立工作站后,也需要为社区解决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社区老百姓反映最大的问题:人和动物冲突。

像蟒蛇经常会跑到老百姓家里去吃村民的鸡鸭,甚至刚出生的小牛都能被吃掉,像这种可以吃下小牛的蟒蛇应该是几十斤的大蟒蛇,还是很危险的。我们每年要抓走大概一二十条蟒蛇,并去深山里放生。

还有野猪会到村子边的农田危害农作物、危害水稻,为此我们联合我们的一个捐赠方:海康威视,做了人和动物冲突的预警平台,只要野猪下山进入农田,我们就可以及时进行预警。所以通过这种社区共建,解决村民问题,以及推进社区帮扶工作,让社区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我们还帮助社区成立了生态稻米种植合作社,帮助宣传当地种植的生态稻米,通过销售农产品让大家知道,保护好了生态,保护好了野生动物,也是能够获得利益的。这几年合作社越做越大,现在还建了自己的稻米加工厂,销路也很不错。

现在乌禽嶂村民的保护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以前村民在野外遇到穿山甲的话,就把它往背包里一装,骑上摩托车拿到城镇里的饭店卖掉,因为穿山甲不会快速逃跑,也没有攻击或自卫的能力,它只会卷成一个球。

现在大家看到穿山甲,会通知我们的巡护员,还会检查它有没有受伤,如果没有受伤就联合我们的巡护员把它放生。现在每年都会有3到4起穿山甲的救护案例,大家发现穿山甲不再想着拿它卖钱,而是以自己的家乡有穿山甲生活而自豪。

所以只有当地的社区的观念改变了,能让他们认识到要通过保护,而不是非法的捕捉才是对自己有利时,才能真正起到保护作用。在2023年10月份,乌禽嶂的保护工作被国家林草局进行了报道和表扬,穿山甲的数量也在慢慢增加。但是穿山甲的保护仍面临着很多其他的困难,我们也在逐步的解决。

首先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老式红外相机拍出来的画面都是黑白的,还很模糊,难以通过照片来做个体识别。所以这两年我们升级了红外相机的监测功能,这样晚上也能拍出高清彩色照片,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对穿山甲进行个体识别。

例如上图中拍到的两只穿山甲不同的个体,通过彩色高清照片,它们的鳞片特征、身体特征等区别都能更加容易地看出来。

对于保护地的实时监测,我们也在技术层面持续创新,不断优化。我们还开发了变温动物监测系统。我们知道红外相机只能监测兽类和鸟类这些温血动物,像蛇或者其他两栖爬行类这些变温动物是没法监测的,用上新技术后那些利用穿山甲洞穴的蛇、蛙类、龟类以及其他野生动物就都可以看到了,这是也是为了能更好地了解穿山甲和其伴生物种在野外的关系。

一只穿山甲一年大约要挖70-80个洞穴,这些洞穴最终都会被穿山甲废弃,这些被废弃的洞穴就为其他的野生动物提供了栖身之所。我们发现有超过50种以上的动物会直接或间接使用穿山甲的洞穴,洞穴里是非常舒适的,恒温恒湿,很多野生动物都非常喜欢住在穿山甲挖的洞穴里。

所以我们不仅要知道穿山甲本身是珍稀物种,还要认识到它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意义,它在南方的森林里是一个关键物种、一个非常重要的生态位,所以我们也称穿山甲是森林里的“建筑工程师”。穿山甲还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外号,那就是“森林卫士”,为什么叫森林卫士呢?因为它的主要食物就是对树木危害很大的白蚁。

其实除了盗猎以外,穿山甲还面临着其他很多威胁,现在最重要的一个威胁因素就是它的栖息地破碎化。穿山甲的栖息地已经被村庄、道路、农田以及山里水电站的沟渠等人类活动所切割,让种群和种群间无法交流。

为此我们正在联合美团的青山计划,一起进行穿山甲栖息地的修复工作,让它们不同的小种群之间能够逐步实现交流。因为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如果说它们的栖息地破碎化越来越厉害,它们闭塞的小种群就会逐渐衰退,如果它们的栖息地能够有效的连接,这个物种才能够真正的得到长期保护。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评论
中气旋
太傅级
保护穿山甲
2025-03-04
科普5d1daa1446eee
少师级
2025-02-28
科普中国俄体镇023
大学士级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