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说就懂丨前列腺癌也能不开刀?放疗这张“王牌”你了解吗?

科普中国
原创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提到前列腺癌,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要不要赶紧开刀做手术?但如今,前列腺癌的治疗方式早已“百花齐放”,有一种不开刀、甚至不需要住院的方法,已经成为前列腺癌治疗中的“顶流”——它就是放疗。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个“不声不响却威力强大”的前列腺癌治疗利器。

什么是前列腺癌?为啥越来越多?

前列腺是男性独有的器官,位于膀胱下方,包绕尿道。随着年龄增长,它也容易出“问题”。尤其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中,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中国男性十大常见癌症之一。

幸运的是,前列腺癌整体“性子不急”,发展相对缓慢,属于治疗选择较多、预后较好的恶性肿瘤。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别拖延。

治疗前列腺癌,一定要动刀吗?

答案是:不一定。

对于多数前列腺癌患者来说,放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其实是不相上下的,甚至在一些方面,放疗还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为什么选择放疗?

• 无需开刀、无创伤、不流血

• 不需全身麻醉,适合高龄或有基础病的患者

• 无尿失禁风险

• 对性功能影响相对较小

• 无需住院,治疗期间可以照常工作生活

也就是说,放疗=高效+低风险+好恢复,是很多患者首选或首推的治疗方式。

哪些患者适合做放疗?

并不是只有晚期患者才适合放疗,其实在前列腺癌的各个阶段,放疗都有“用武之地”:

• 局限期(早期)前列腺癌:没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的患者,放疗与手术疗效相当,但并发症更少。

• 淋巴结转移:可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放疗,提高生存率。

• 远处转移:在控制全身病灶的同时,放疗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放疗是怎么一步步实施的?

前列腺癌的放疗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步,就像量身定制的一套“精准打击”计划:

模拟定位:通过CT和磁共振(MRI)扫描,建立前列腺及周围组织的“地图”。这一步需要患者适当憋尿、排空大便,以便更好地保护照射区域周围的正常器官。

靶区勾画:医生会将CT和MRI图像融合,确定肿瘤的位置、照射范围和剂量,以及周围重要器官(如直肠、膀胱)如何保护。这项工作精细复杂,通常需1~2天。

计划设计:由物理师将医生设计的治疗方案转换为加速器能执行的“程序”,就像把蓝图变成实战计划。

治疗实施:每次治疗仅需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需住院,治疗期间无需停止日常生活。整个疗程通常为4-8周,超大分割放疗技术甚至可以压缩至1-2周内完成。

前列腺癌放疗新利器:磁共振加速器

随着医学科技发展,一项“精确制导”新技术正悄然改变前列腺癌放疗的精度——磁共振加速器(MR-Linac)。

传统加速器的“眼睛”是锥形束CT,图像分辨率有限,前列腺这个“藏在盆腔底部的小家伙”往往“看不清”。而磁共振加速器直接使用MRI图像,软组织成像更清晰,就像从模糊的照片换成了高清大片。

它有多强?

• 实时追踪:放疗过程中,医生能实时“看见”前列腺和周围器官,动态调整治疗计划,真正做到“边打边调”。

• 自适应放疗:每次治疗都可以根据当天的前列腺位置、大小、形态变化,进行个性化调整,避免误差、减少副作用;而且还能同时保证盆腔骨头和前列腺的位置重复性都好。

• 缩短疗程:通过超大分割放疗技术,部分患者甚至一两周内就能完成根治性治疗。

更令人安心的是,国家医保已纳入该项技术,费用与传统放疗基本相当,报销比例也类似。

放疗期间,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治疗虽轻松,但配合也很关键:

ü 饮食清淡,少吃产气食物如豆制品、香蕉、牛奶;

ü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胀气影响定位和治疗;

ü 有轻微的不适(如尿频、乏力),请及时与医生沟通。

大多数患者在整个放疗过程中,几乎无明显副作用,依然可以正常上班、锻炼、社交,安心生活。

总结一句话:放疗,是前列腺癌的“硬核方案”

前列腺癌作为一个整体预后较好的肿瘤,预后明显好于大多数常见恶性肿瘤。关键在于:

• 早发现

• 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 信赖专业医生团队

在前列腺癌的战场上,放疗已经成了“主力军”。特别是像磁共振加速器这样的“精确制导”技术加持,让放疗变得更精准、更安全、更高效。

所以,别再固执地以为“癌症=手术”,也别害怕放疗。打开思路,选择科学治疗方式,也许就能收获“不开刀的康复之路”。

作者:

杨诗婕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放疗科 住院医师

卢宁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放疗科 副主任医师

审核:李晔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放疗科 主任医师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评论
终身学习888
少傅级
2025-05-31
飞马腾空
大学士级
2025-05-31
科普熊帅
庶吉士级
已学习
2025-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