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深耕海洋科研结硕果:鱼人集团成功发现并命名“鱼人”水母新物种

宁波海洋世界科普教育基地
原创
宁波海洋世界集海洋生物展示、知识宣传、海洋动物表演为一体。
收藏

近日,鱼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水母研究院院长胡志杰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国际权威期刊《Biology》上联合发表了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发现并命名了全新水母物种“鱼人叶硝水母(Phyllorhiza yurena)”。这一发现为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增添了重要新内容。

探索之旅:发现新物种的契机

在 2018年 10 月和 2023 年 6 月,鱼人集团水母研究院在宁波市海洋渔业科技创新基地(29°38'51"N, 121°46'43"E)和台州白沙湾(121°37′48″ E 28°43′12″ N)开展了两次意义非凡的采样行动。研究团队将其分离纯化后,得到水螅体,在实验室开启长达 4 年的保种培育。通过精心调控水温、盐度等严苛环境参数,最终成功将水螅体繁育为水母,为揭开新物种面纱奠定关键基础。

科研攻坚:严谨的研究过程

水母研究院运用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 “双剑合璧” 的研究策略。形态学方面,胡志杰团队从繁育出来的水母中筛选出部分个体作为样本,细致观察其生活史各阶段特征:幼体 2 - 3cm 时,伞体边缘便显现标志性蓝色圆环;成体呈半球形,通体乳白色,外伞面的白色疣状突起从中央延伸至伞缘,且无丝状物生长,口腕下的附属器呈棒状,末端有膨大球状物,实验室环境饲养下伞体可生长至 25cm。

分子生物学研究同样关键。胡志杰团队提取样本伞体组织,通过构建 16S rDNA 和 mt COI 基因进化树,精准比对基因序列,结果清晰显示鱼人叶硝水母与已知叶硝水母属物种存在显著差异,从分子层面证实其新物种身份。

综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结果,胡志杰团队确认该水母为叶硝水母属的新物种。为感谢集团公司在科研设备、资源调配等方面的全力支持,研究团队特以“鱼人”为其命名,即“鱼人叶硝水母(Phyllorhiza yurena)”。这一命名不仅标志着新物种的正式确立,也凝结着水母研究团队多年来的辛勤付出与探索精神。

评论
阳光夏天
少傅级
赞👍
2025-06-24
科普5dfc4f1b
太师级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