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盘亘在山路间,四季景色如电影画面一幅幅变化着。
这不,姹紫嫣红的春天刚刚深入我心,悠忽间山岭间仿佛上演了一出川剧的变脸,立夏一过春山的彩衣忽然褪去,一朵朵,一团团,一簇簇,一树树洁白素雅的花儿飘荡在绿海里,如云、似雾、又像纱,更赛雪。
一起看夏花如雪,一直以来我对素雅的白花有着执着地偏爱,或许是因为红楼梦里的那句执念“白茫茫一片好干净”。被白花诱惑驻足山边,脑筋里开始琢磨,为什么乍暖还寒的春山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进入热情满满的夏日后,花儿却换上了素妆,各式白花纷纷显露秀姿?难道也和人一样,到了夏天为了降温、防晒喜欢淡妆?
四照花开
在路旁的低矮灌丛内,悄然斜垂下一串串野珠兰花,而不远处的齿叶溲疏则好似羞涩的少女低垂着面孔。寻着视线望向上方,四照花簇拥在一团争相盛开,真有种一树小白鸽在欢呼起舞的感觉。而在另一侧,还有灯台树在那里盛开,朵朵白珠般的小花组成一个伞房花序,一束束井井有条的排置 。随着不断前行,笔者发现这五月的庐山中,盛开的几乎全是白色花植物。疑虑更深,这一群白花植物为什么能代替其他花色成为这山野之中的主色调?这是偶然的现象吗?
我们粗略调查,在五月的庐山,开白花的植物有二十余种。
为了解惑,我开始为山岭间的这场夏日变脸寻找原因。有科学家对四川的贡嘎山进行了调查,其显示的结果也是湿热的山里开白花的植物种类占比最多,尤其是乔木和灌木类植物。同时在对不同月份的花色占比情况上, 同样显示五月时白色花植物占比最多[1]。这说明庐山夏天所开白花的植物之多并非偶然 ,那这会是何种原因呢?
青山素颜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植物花颜色的形成原因。从化学角度来看,花的颜色呈现主要由植物体内甜菜碱、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三大类物质所导致。其中,类黄酮中的花青素是花色多样的最主要的物质基础。这些物质能够使得植物呈现黄、红、粉、紫、蓝等颜色[2]。当植物受基因或外界环境因子影响导致无法合成这些物质时,便显现为白色。从物理角度来看,花朵表面的细胞结构产生了一种名为表面衍射光栅的物理现象,从而产生结构性颜色[3]。这样我们平常所看到的花的颜色则是由花青素等化学物质和花表面产生的结构性颜色共同作用所形成。
一方面,花朵的颜色能够传递信号,吸引传粉者。在那些传粉者的视角里,他们享受到花儿所提供的花蜜,同时帮助花朵来传授花粉,就像我们人类之间所进行的一种互惠互利的交易。只不过,不同的传粉者自身所能观察到的光波区间有所不同,比如蜂类昆虫可能对蓝色或紫色花植物更加敏感,鸟类对红色花植物更感兴趣,而蛾类昆虫在夜晚活动较多,更关注白色花植物。
另一方面,外界的环境因素使得花的颜色不同。随着海拔升高,周围的环境温度会降低,紫外线则会更加强烈。为避免紫外线对花的伤害,高海拔的植物开花会更倾向于蓝紫色,而喜温植物则会随温度升高而表现出更为艳丽的花色。笔者猜测,庐山的温度相较山下要低,且紫外线相比高海拔地区又要少 ,使得庐山的白色花植物相较要更为多一些。
总的来说,花的颜色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生物的影响有关。植物为适应某种环境,从而产生最适合该类环境下生存的花色。也许,那一片片花瓣上点缀的色彩是从古至今自然选择出来的艺术品吧!
植物有植物的生存智慧,正如人类在炎热的夏季更愿意选择素雅的着装一样,森林绿海里那一树树夏花如雪,想必也是为了适应这灼热的阳光,并与茂盛的苍翠均衡自然养分,也为夏日的山色带来清凉的观感。
参考文献:
[1] 聂昌达,王宇,陈伏生,等 . 贡嘎山有花植物花色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 江西农业大学学 报,2025,47(02):373-384.
[2] 张瑞娟 ,鲁迎青 . 花色表型变异的分子机制及自然选择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Natural Selection of Flower Color Variation[J]. 植物学研究, 2016, 05(06): 186-209.
[3] 范小箐. 滇西北玉龙雪山访花昆虫视觉下植物花色多样性[D]. 陕西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