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说就懂 | 夏季护肺指南:远离呼吸道问题的5个关键方法

科普中国
原创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收藏

夏天来了,听说有一名环卫工人户外工作数小时后,出现高热无汗、意识模糊,体温达41℃,伴多器官衰竭。经抢救保住性命,但恢复缓慢。这真的太严重了啊!真的吗?我还听说隔壁70岁的李大爷在高温天气下出现了胸闷气喘的症状,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热射病引起的肺部感染,真的好严重啊!是啊,要知道夏季高温多湿,呼吸系统始终都面临着挑战,对此,可以尝试以下5个关键方法来进行科学护肺

方法一:注意防暑降温,避免呼吸道“受热刺激”

1、原因:夏季高温天气,人体出汗增多,呼吸道黏膜容易干燥,导致抵抗力下降。同时,高温还会使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增加,进一步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气喘等症状。

2、建议:

(1)外出防护: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10:00-16:00)外出。如果有必须外出的情况,那就要佩戴好遮阳帽、太阳镜,并使用遮阳伞。同时,随身携带清凉油、风油精等防暑用品。

(2)室内降温:保持室内温度在25-28℃,湿度控制在50%-60%。可以使用空调或电扇,但避免直接对着身体吹。同时,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方法二:清洁空气,减少污染物伤害

1、原因:夏季高温多湿,空气中的花粉、灰尘、细菌等污染物容易滋生,对呼吸道造成刺激。

2、建议:

(1)通风换气:每天坚持开窗通风2-3次,每次通风时间保持在30分钟左右,特别是在清晨和傍晚空气质量较好的时段。

(2)空气净化: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更换滤网,减少室内污染物。除此之外,一定要避免在室内吸烟或使用香薰等可能刺激呼吸道的物品。

方法三:适度运动,增强肺功能

1、运动方式:

(1)散步: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的时段,进行30分钟的散步。散步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肺部功能。

(2)瑜伽:瑜伽中的深呼吸和伸展动作,有助于增强肺活量和呼吸肌的力量。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瑜伽动作,如猫牛式、山式等。

(3)游泳:游泳是夏季最好的运动之一,可以锻炼全身肌肉,增强肺部功能。但要注意选择水质较好的游泳池,并做好防晒措施。

2、注意事项:

(1)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以免中暑或引发呼吸道问题。

(2)在运动过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饮用过冷的饮料,以免刺激呼吸道。

方法四:饮食调理:清热润肺食物推荐

1、简易小食谱:

(1)绿豆汤:拿取绿豆50克,加水煮沸后小火煮至豆烂,加入适量冰糖,放凉后饮用。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

(2)冬瓜汤:将冬瓜切片, 200g左右即可,加入适量水煮汤,可加入少量盐调味。冬瓜性寒,能清热利湿,适合夏季食用。

(3)蜂蜜柠檬水:将柠檬切片,加入适量蜂蜜和温水冲泡。柠檬富含维生素C,蜂蜜具有润肺作用,适合夏季饮用。

(4)水果类:西瓜、梨、柚子等水果富含水分和维生素,既能清热解暑,又能润肺止咳。

(5)蔬菜类:苦瓜、黄瓜、丝瓜等蔬菜性凉,适合夏季食用,有助于清热解毒。

方法五:警惕症状,及时就医

1、需要就诊的信号:

(1)如果咳嗽超过1周,尤其是伴有痰中带血,这可能是呼吸道感染、肺部炎症甚至更严重疾病的信号。痰中带血可能提示有黏膜破损或其他病变,不容忽视。

(2)在轻微活动后,如散步、爬楼梯等,出现气喘、胸闷,且症状逐渐加重,可能是哮喘发作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表现。这表明肺部功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需及时干预。

(3)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8℃)且伴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是感染性疾病的迹象,如肺炎、支气管炎等。这些症状表明身体可能正在与病原体作斗争,需尽快就医以避免病情恶化。

2、预防措施:

(1)定期体检:尤其是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史的人群,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患者,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谨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许多慢性呼吸道疾病需要长期规范用药来控制病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如咳嗽加重、气喘频繁等,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调整用药方案,以免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护肺无小事,预防胜于治疗。从今天起,做好这5件事,让呼吸更顺畅!”

作者:卜晓雨 航空总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护士

审核:窦志芳 航空总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任医师

注意:封面图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评论
科普64ffd8ba021a5
庶吉士级
许多慢性呼吸道疾病需要长期规范用药来控制病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如咳嗽加重、气喘频繁等,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调整用药方案,以免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2025-06-30
通辽市科尔沁区科尔沁街道民航社区
大学士级
夏季护肺是个系统工程,把这些方法融入日常,从生活细节筑牢护肺屏障,才能让呼吸道远离问题,拥抱健康一整夏。
2025-06-30
古丽米拉什·胡纳皮亚
少师级
已阅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