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在门诊曾遇见一位孝顺的东北女子,她说每年都要带父母在春秋季节去诊所输液,可为什么他们照样还得了脑梗呢?她的一句话,不禁使我联想起曾经发生在我家乡的一桩事情来。
我老家村子里有位王姓叔叔,夫妻两人都已是七十岁的人了,因为双双患有高血压,常担心将来发展成脑血管病,所以每年都坚持到临近的诊所去输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来。五年前秋末的一个清晨,他们再次驾驶自家的三轮车到诊所去,可就在通过一个十字路口时一场意想不到的车祸发生了。王叔叔当即身亡,老伴儿因深昏迷被送进了医学院附院的ICU,并在一月后也相继亡故了。这就是发生在我家乡的一个血淋淋的真实故事,至今令人无不唏嘘!
众所周知,血管堵塞会引起脑梗塞、心肌梗塞,同时也会导致脑出血、动脉夹层与破裂等。心脑血管病主要包括全身的动脉硬化、动脉斑块形成及狭窄、心肌缺血、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以及主动脉夹层形成及破裂等,当然还涵盖静脉系统的所有疾病。其中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主动脉夹层形成与破裂不仅病情危重,并且致残率和致死率相当高,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进一步加重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然而,若论及血管堵塞是如何发生的,这倒未必人人知晓。据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动脉血管的硬化、斑块形成及狭窄发生,多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或血糖升高、肥胖或超重、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年龄增长等因素相关。而除年龄之外,其它几个因素,我们往往合起来称作代谢综合征,都与遗传、代谢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尤其是生活方式显得更为重要。
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包括价值观、行为习惯、社会互动、文化认同和经济条件等多个方面,这里我们更关注的是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它包括了个人的饮食起居、作息规律、消费模式及娱乐休闲等方面的具体做法。
首先说说饮食。若饮食偏咸,过多的水和盐滞留在血液和组织中,会引起血压增高;饮食过度油腻,直接吸收入血,即可引起高血脂血症;长期饮食过于油腻和含糖过高,会引起血糖升高和肥胖发生;长期饮食过多富含嘌呤的食品,会引起血尿酸增高,进而导致痛风;长期饮食缺乏叶酸等维生素的食品,会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长期饮食过饱或暴饮暴食,不仅会引起胃肠性疾病,更会因营养过剩而导致血脂、血糖及血尿酸的升高和肥胖发生。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也就是酒精。酒精对身体的大部分器官和系统都产生危害,并有引发成瘾、依赖的特性。1克酒精可提供7千卡的热量,产热能力仅次于脂肪。经常过量饮酒,不仅会引起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甚者造成酒精性肝硬化,更会增加患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脑卒中(中风)、精神障碍等疾病的风险。
接下来说说吸烟。烟草中所含化学物质包括尼古丁和焦油在内高达几千种有害物质,吸烟能引起慢阻肺及多种恶性肿瘤,自不待言。尼古丁是烟草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和血管收缩,导致高血压。烟草中的多种化学物质能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促进动脉硬化形成;可以改变高密度脂蛋白的组成和抗炎特性,使这个“好胆固醇”的保护性作用的消失;会使血小板进一步活化,促进血液凝固,容易形成血栓;这些作用的共同结果,就是阻塞血管和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等。
再说说身体活动。是指由于骨骼肌收缩产生的机体能量消耗增加的活动,身体活动时,心跳和呼吸加快,循环血量增加,代谢和产热加速,这些反应是产生健康效益的生理基础。若久坐不动,消耗的热量少,会使得皮下脂肪堆积,长期以往会变胖;肌肉活动少,得不到充分的氧气供应,会变得僵硬、酸痛,甚至萎缩;关节连接处只有通过不断活动,才能产生足够的粘液发挥润滑作用以防止颈椎骨相互磨损,而久坐不动也会导致脊椎干燥而诱发脊椎关节炎等。2022年《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曾发表了一项我国学者的研究,发现每天久坐不动超过6小时的人与少于2小时的人相比,患12种慢性病的风险会增加26.7%。
最后再说说睡眠。长期熬夜或睡眠不足,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出现头晕、头疼症状,使记忆力和注意力不集中;会造成生物钟紊乱,引起患者情绪的变化,诱发焦虑、抑郁情绪;更会引起内分泌失调,肾上腺素分泌紊乱,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长期熬夜,会明显降低机体免疫力,是各种感染性疾病、肿瘤及多种慢性病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上述言及的长期摄入高盐、高脂、高糖、高嘌呤饮食或暴饮暴食,以及酗酒、吸烟、久坐不动、熬夜或睡眠不足等不良习惯,是引起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主要原因。而这些疾病发生发展的结果,一是引起动脉血管内压力长期居高不下,直接导致血管老化速度加快,这就是动脉硬化;二是血液循环中过多的血脂等成分无法经代谢排出体外,慢慢沉积在动脉血管内而形成斑块;三是高血糖等成分长期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引发持续的慢性炎症反应,直接腐蚀血管内壁,使其产生坑凹不平或细碎的裂缝,令血脂里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易附着和堆积。这几方面作用的共同结果,就是引起全身动脉的硬化、堵塞或破裂,而临床上尤以心肌梗死、脑梗塞、脑出血最常见,也最凶险。
上面我们详细分析了动脉硬化和血管堵塞形成的原因和病理机制,表明这血管堵塞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发生发展过程,其结果可谓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所以,治疗就一定要靠长期的坚持不懈。一旦得了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我们一定要让患者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同时更需要长期的坚持服药治疗,决不是凭一年输几次液就能解决的。因此,坊间所言的“春秋两季输输液,疏通血管防脑梗”,完全是哗众取宠,也是没有任何科学道理的。
作者:杨祖福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马晓昌
封面为版权图库,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