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梓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审核:于秋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
小李是一名大学生,昨晚熬夜复习,今早醒来后突然发现右耳听不到声音,还嗡嗡响,焦急的小李匆匆来到医院,在耳鼻喉科候诊时,和旁边一位六十多岁的大爷聊天,得知大爷也是听力下降两天。在经过全面细致的检查后,两人均被诊断为突发性聋,并被建议接受高压氧治疗。二人特别困惑地问高压氧医生:什么叫突发性聋?为什么要用高压氧治疗?听力还能恢复吗?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什么是突发性聋?
首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耳朵吧!
我们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接收声音,传至中耳鼓膜引起鼓膜震动,再带动三块听小骨-锤骨、镫骨和砧骨上下震动,将声音传到内耳。内耳可产生神经冲动,并沿听神经最终将声音信息传到大脑。从外耳到大脑的任何一部分损伤都可以引起听力下降。
图1 人体耳部构造和声音传导路径(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自发的或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电测听检查可见至少2或3个相邻频率听力下降20~30dB HL。对于患者来说,主要感觉就是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或耳闷堵感,有一侧发生,有的会双耳先后或同时发生,常常伴有耳鸣,甚至还伴有头晕、眩晕等症状。与此同时,听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睡眠,部分人群会出现焦虑等症状,非常影响其生活质量。听力下降不单单困扰老年人,日常压力大、经常熬夜、长期佩戴耳机、突然接触巨大爆裂噪音的年轻人也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当然,有上述症状时不一定就是“突聋”,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查看听力及其他情况,排除脑卒中、梅尼埃病和听神经瘤等其他疾病。
2.高压氧为什么可以治疗突发性聋?
高压氧治疗顾名思义就是在高气压的环境下(超过1.4个大气压)吸入高浓度氧气,是一种无创的、相对安全的物理治疗。
液体内溶解的气体达到一定程度就会饱和,当外界压力升高时可使更多的气体溶解在液体里,我们生活中遇到的瓶装气泡水或可乐等碳酸类饮料,就是利用了高压增加气体溶解量的原理。高压氧治疗也正是利用这个物理学原理:在高气压环境下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可以使血液溶解更多的氧气,显著提升动脉血氧分压,并且这种升高不依赖或受限于血红蛋白含量(贫血患者血红蛋白量降低)。在2个大气压环境下呼吸纯氧,机体的动脉血氧分压可提升至平常的8~10倍。此外,气体也会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弥散。在高压环境下,除了血液中氧气溶解量提升,氧气的弥散距离也显著增加。大量的氧分子经过血液循环进入组织时,如同注满水的高压水枪喷涌而出,迅速进入周围组织,尤其是缺血、缺氧的组织。
而且,当血管重度狭窄或者末梢血管太细时,血液中的红细胞不能通过,也就没有了氧供,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供应脑组织的大血管,就会导致脑梗死,出现一侧肢体活动不好、说话不利落、口眼歪斜等。如果发生在供应内耳的动脉,也会导致相应动脉梗死,出现听力下降等。我们体内负责给内耳供血的是一条又细又长的动脉,叫迷路动脉,是脑动脉的一个小分支,迷路动脉随后又分成前庭前动脉和耳蜗总动脉。当迷路动脉的主干或分支发生狭窄或闭塞,也会导致另一rId5类脑梗死,发生内耳供血供氧不足,出现突发性聋。当然,还可能影响前庭动脉供血供氧导致前庭功能障碍,这就能理解为什么有的突聋患者听力下降同时还会伴有头晕等症状。中老年人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通常会出现动脉硬化、血脂升高、血管狭窄等,突发性聋多是由此原因导致。当然,引起突发性聋的原因还有神经感染等,多种病毒与神经的亲和力很强,而听神经尤容易受累。许多患者是感冒后出现的突聋,多归属于此类。
图2 内耳动脉及其分支(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迷路动脉中氧气溶解量显著增多,同时氧气的弥散距离变长,这使得氧气能够弥散到内耳,甚至那些常压下红细胞难以正常通过的狭窄血管或纤细的末梢血管。一方面,由于氧气溶解量的增加和弥散距离的延长,氧气能够更容易地通过这些血管;另一方面,红细胞在高压条件下也具备更强的变形能力,能够更容易地通过狭窄的血管。这些变化无疑将大大改善内耳缺血的问题。此外,高压氧治疗还能减轻免疫反应对内耳的伤害,改善内耳血管内皮水肿和内耳受损组织水肿,抑制病毒,促进听神经修复,从而促进听力恢复。
3.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能恢复吗?
突发性聋治疗效果与患者年龄、听力损失程度、发病到治疗之间的时间窗及个人反应性等都是有关的,建议发病后及时就医诊断并开始治疗。首先,在平时生活中规律作息,适当锻炼,保持心情舒畅,养成健康用耳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其次,突发性聋的治疗方案包括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改善循环、中药等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等,高压氧治疗也是突发性聋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美国海下和高气压医学会和欧洲高气压医学委员会均推荐在突发性聋发病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并推荐高压氧配合糖皮质类激素药物治疗。高压氧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大部分都不错,部分年轻患者及时治疗,短短数次治疗甚至听力恢复如前。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发布的《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以及美国海下和高气压医学会和欧洲高气压医学委员会均推荐当其他治疗方式效果不佳时,以高压氧治疗作为挽救方法治疗突发性聋。部分患者经过3~6个疗程治疗后部分患者也有一定疗效,但有效率可能大打折扣。
当然高压氧治疗也存在绝对或相对禁忌证,需要医生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后方可采用。
参考文献
[1]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 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 [J]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 50(6) : 443-447.
[2]Chandrasekhar S S,Tsai Do B S,Schwartz S R,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sudden hearing loss (update)[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9,161(1_suppl):S1-S45.
[3]Mathieu D,Marroni A,Kot J. Tenth European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hyperbaric medicine: recommendations for accepted and non-accepted clinical indications and practice of hyperbaric oxygen treatment[J]. Diving Hyperb Med,2017,47(1):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