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深受下肢动脉缺血的困扰,腿部感觉异常、发凉发麻、行走一段距离就出现下肢疼痛、需要休息才能缓解,严重者有时静息时也会觉得小腿又酸凉又痛、甚至脚趾溃疡、坏疽等......血研所免疫细胞治疗中心专家提醒您,这些都是下肢动脉缺血的常见症状。
下肢动脉缺血常由哪些疾病引起?
下肢缺血性疾病目前主要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其中包括糖尿病足)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特点是起病急,患者多见于青壮年人,患肢呈现一时性或持续性苍白、发绀、有灼热及刺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进展迅速,甚至足溃疡影响活动功能。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特点是缓慢出现,往往有数年的病史。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开始表现为腿走路乏力,走一段路就出现小腿肚酸痛,需要停下休息(间歇性跛行);天冷腿抽筋;严重的足趾末端组织青紫发黑,甚至坏死。患者往往有抽烟、糖尿病、高血压病史。
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闭塞性动脉硬化和糖尿病足却在逐年上升,导致很多患者肢体坏疽,甚至截肢,威胁生命。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这个疾病?
肢体位置实验:
第一步:受试者取平卧位,四肢放平。
第二步:受试者用两手抱住大腿后面,将两下肢抬高(大于45°角)3-5分钟,并可做两足伸屈运动。下肢缺血者可出现足部皮肤颜色苍白,发凉加重甚至疼痛。
第三步:患者坐起,肢体下垂,观察足部颜色及疼痛恢复时间。正常人颜色的恢复在10秒以下,如缺血病人可延长至30-60秒;恢复时间延长,说明有肢体血液循环障碍。
如何自我评估下肢缺血程度?
一级 比较轻,夏天天热时也感觉脚总发凉,冬天要穿厚棉鞋。
二级 间歇性跛行,走一段路会感觉脚不舒服,稍作休息可缓解,再走又不舒服。
三级 不能行动,躺在床上脚也疼痛,大多数都会在夜间和下午时出现。
四级 脚部溃烂甚至出现坏疽。
作者:
吴立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免疫细胞治疗中心 副主任医师
孙玥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免疫细胞治疗中心 护师
王夕妍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免疫细胞治疗中心 主治医生
审核:王迎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免疫细胞治疗中心 主任医师
封面图为版权图,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