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世纪的欧洲,正处于大航海时代的辉煌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各国纷纷投身于海外贸易的浪潮中,渴望从与亚洲、美洲的贸易往来中获取巨额财富。荷兰,这个位于欧洲西北部的小国,凭借着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商业理念,迅速崛起为海上贸易强国。
▏****股票的诞生
在当时,远洋贸易虽然利润丰厚,但面临着诸多挑战。组建一支庞大的商船队需要巨额资金,而且海上航行充满风险,风暴、海盗、战争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船只沉没、货物损失,使得投资者血本无归。为了筹集足够的资金并分散风险,一种创新的融资方式应运而生--股票。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这是一家由荷兰政府特许的垄断性贸易公司,旨在垄断荷兰与东印度群岛(今东南亚地区)之间的贸易。为了筹集远航贸易所需的大量资金,荷兰东印度公司做出了一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决定:向公众发行股票。任何人都可以购买公司的股票,成为公司的股东,分享公司的利润,同时也承担相应的风险。这一举措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股票正式诞生。
▏荷兰东印度公司发行的股票的****几个重要特点
一、永久性投资
股东购买股票后,不能要求公司退还本金,只能通过在市场上转让股票来收回投资。这使得公司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用于扩大贸易规模、购置船只和货物等。
二、有限责任
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公司经营不善破产,股东的损失仅限于其购买股票的金额,而不必承担公司的全部债务。这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吸引了更多人参与投资。
三、分红制度
公司会定期根据盈利情况向股东分红。这种分红机制让投资者能够实实在在地分享公司的经营成果,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投资热情。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发行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短短几年内,就筹集到了650万荷兰盾的巨额资金,组建起了一支庞大的商船队,在东印度群岛开展了广泛的贸易活动。公司从香料、丝绸、瓷器等贸易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股价也随之不断上涨。据记载,在公司运作的前100年内,股价上涨了650倍,这意味着如果在其首次公开募股时投资1000荷兰盾,到18世纪初将拥有650,000荷兰盾。如此惊人的回报率,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纷纷涌入股市,催生了一股金融热潮。
为了方便股票的交易,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于1609年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股票交易所。在交易所里,投资者可以自由买卖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股票价格根据供求关系波动。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不仅为股票交易提供了一个集中、规范的场所,也标志着现代股票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从此,股票交易不再是零散、无序的活动,而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有组织、有规则的金融行为。
▏****工业革命下股票市场的成长
18世纪60年代,一场影响深远的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爆发,并迅速蔓延至欧洲大陆和北美地区。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技术的巨大飞跃,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得以确立,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股票市场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其股票市场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众多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购置先进设备和进行技术创新,急需大量资金支持。股票作为一种高效的融资工具,成为了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选择。阿克莱特创办的水力纺纱厂,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成为当时纺织行业的巨头。众多纺织企业纷纷效仿,通过股票融资进行设备更新和工厂扩建,推动了整个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
1773年,伦敦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其前身为皇家交易所,成立于1571年,1802年,伦敦证券交易所获得英国政府正式批准。作为英国最重要的股票交易场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为股票交易提供了更加规范、集中的平台。在这里,投资者可以方便地买卖各类企业的股票,股票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交易所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交易行为等进行规范,保障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英国股票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法国也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积极发展股票市场。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专制,但在经济领域,法国的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拿破仑时期,法国通过一系列经济政策,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法国工业革命真正起步于波旁王朝二次复辟的后半期,并在路易・波拿巴统治的第二帝国时期基本完成,前后经历了约半个世纪。
除了英国和法国,其他欧洲国家以及美国也在这一时期积极发展股票市场。美国在19世纪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铁路、钢铁、石油等行业迅速崛起。这些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股票市场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1811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建立标志着严格意义的美国证券市场真正形成。纽约证券交易所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交易制度,吸引了众多企业上市融资,逐渐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股票市场之一。美国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在建设横跨美国大陆的铁路时,通过发行股票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资金,使得铁路得以顺利建成,促进了美国东西部的经济交流和发展。
▏****20 世纪:全球扩张与变革的股票市场
一、成为全球金融核心
进入20世纪,股票市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随着全球经济的紧密融合,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股票市场进行融资,股票市场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纽约证券交易所在这一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股票交易中心之一。许多知名企业,如通用汽车、福特汽车、IBM等,纷纷在纽交所上市,吸引了全球投资者的目光。这些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筹集到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企业并购,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全球资本的汇聚地。
二、重大事件的冲击与变革
两次世界大战对股票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股市纷纷下跌,投资者信心受挫。许多企业因战争而停产,经济陷入困境,股票价格大幅缩水。然而,战争也催生了一些与军事相关的企业的发展,如军工企业、钢铁企业等,这些企业的股票在战争期间表现相对较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股票市场同样面临严峻考验。战争导致全球经济秩序混乱,股市波动剧烈。不过,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一些国家的股市也出现了转机。美国就在战争后期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实力,股市逐渐走出低谷,迎来了新一轮的上涨。
1929年10月24日,被后世称为“黑色星期四”,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价突然暴跌,尽管随后几天市场有所回稳,但到了10月29日的“黑色星期二”,股市彻底崩溃,这一天也标志着大萧条的开始。造成股市崩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农业部门的衰退、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以及投资者过度乐观的心理。此外,当时的货币政策紧缩也加剧了经济状况的恶化。当股市最终坍塌时,无数投资者破产,众多公司倒闭,失业率飙升。此次崩盘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冲击是毁灭性的,经济大萧条持续了长达10年之久,直到1933年罗斯福新政后,美国经济才开始逐渐恢复。为了防止类似的金融灾难再次发生,美国政府加强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成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证券交易等进行严格监管,规范了股票市场的秩序。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股票市场遭受重创。由于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大量次级抵押贷款违约,导致金融机构资产减值,引发了金融市场的恐慌。雷曼兄弟等知名金融机构相继破产,股市大幅下跌,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救市措施,如降低利率、注入资金、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市场的紧张局势,股市逐渐企稳回升。然而,金融危机也暴露了金融监管的漏洞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促使全球范围内对金融监管进行改革和完善。
三、技术革新与交易变革
20世纪后半叶,随着电子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股票交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电子交易平台的兴起,使得股票交易更加便捷和高效。投资者不再需要亲自前往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只需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终端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股票买卖。互联网的普及,更是让普通投资者也能轻松参与股市交易,极大地拓宽了股市的参与群体。在线经纪商的出现,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使得股票交易更加平民化。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也逐渐应用于股票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更精准的市场分析和投资决策工具。这些技术革新不仅改变了股票交易的方式,也深刻影响了股票市场的运行机制和投资理念。
▏****中国股票市场:从萌芽到崛起
一、近代的引入与初步发展
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入侵和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商在中国创办了大量工商企业,并开始发行股票。最早在中国设立股份的银行是英国汇丰银行,其总部于1865年3月3日在香港成立,4月在上海成立第一家分行。1872年,轮船招商局创立,成为第一家发行股票的中国企业。此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采用股份制的形式筹集资金,股票交易也逐渐活跃起来。1882年,上海初步形成了证券市场,中国商人组织了上海平准股份公司,外国商人组织了股票经纪人协会,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从事股票交易的机构。1891年,外商设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这是中国境内第一家证券交易所。1905年,上海股份公所在中国香港注册登记,定名为“上海众业公所”,它主要交易外国企业股票、公司债券、外国在上海的行政机构发行的债券以及中国政府的金币公债等。1914年,上海证券商业协会成立,同年12月,北洋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证券交易条例,对证券交易进行了初步规定。1918年,“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这是中国人自己开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1919年,北洋政府农商部正式批准设立“上海交易所”,1920年改名为“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1921年,“上海股票商业公会”改组成为“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这些早期的证券交易所为股票交易提供了场所,推动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初步发展。然而,由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股票市场规模较小,交易规则也不够完善,股票市场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二、建国后的起伏与沉寂
解放初期,为了引导游资、控制投机、调控市场,人民政府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与上海“封堵”证券交易不同,天津、北京采用“疏导”方式,先后开办证券交易所。194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设立了“天津证券交易所”,1950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成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这些证券交易所在一定时期内对稳定金融市场、促进经济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通胀得到抑制、金融物价逐步稳定、投机之风开始平息,1952年下半年,天津、北京的证券交易所相继停业清理。在公私合营过程中,虽然也印制股票,却不能流通、交易,并不是现代金融意义上的股票。此后,随着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和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否定和排斥证券市场,中国不再有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也销声匿迹长达30余年。
三、改革开放后的重生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股票市场迎来了重生的契机。1984年1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由上海飞乐电声总厂、飞乐电声总厂三分厂、上海电子元件工业公司、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信托公司静安分部发起设立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1万股,每股面值50元,以筹集50万元股金。其中,65%由个人认购,35%由集体认购。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的发行,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股票诞生,人们昵称为“小飞乐”,称其为“新中国‘第一股’”。1986年9月26日,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开始挂牌进行股票柜台交易,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被批准成立,1990年12月19日正式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的平台,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在初期,中国股市主要由国有企业主导,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交易机制也较为简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股市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创新。1992年,中国证监会成立,标志着股市监管体系的初步建立。此后,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如《证券法》和《公司法》的修订,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保护了投资者权益。2005年,中国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股市的“国有股不流通”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市场的流动性和效率。此次改革使得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为股市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股市规模迅速扩大,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均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19 年,科创板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融资渠道。科创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采用注册制上市,更加注重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此外,注册制改革的推进,进一步简化了上市流程,提高了市场效率。注册制下,企业上市主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监管部门对企业的价值判断更多地交给市场,使得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能够更快地进入资本市场,促进了资本与实体经济的有效对接。
(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 | 几维鸟毕业于新西兰林肯大学。对大众科普知识拥有浓厚兴趣,曾在多个科普期刊上发表过科普文章。关注事实,积极探索前沿科技。
初审 | 陈嘉琦、李书豪复审 | 魏星华
终审 | 韩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