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呼吁做好高血压慢病管理,让高血压病友健康长寿

周义医生谈高血压
原创
周义,苗,高血压慢病管理,高血压预防-,规范化诊疗-分级诊疗
收藏

呼吁做好高血压慢病管理血压达标,同时做好综合管理。

周义

背景:分享我近期回老家感悟,首先给大家避谣一下。大家千万别信。内容如下:

1、白醋不降血压,至少没有科学依据,千万别信;

2.老鹰茶不降血压,目前没有科学证据,千万别信。

如何管理好高血压及综合管理

一、诊断高血压规范、综合管理

1.明确是不是高血压,排除白大衣高血压、识别隐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2.重视高血压早期靶器官识别;

3.管理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血脂、血糖、尿酸、戒烟等。

二、血压测量要规范,有条件建议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理由如下:

1.可以识别白大衣高血压及继发性高血压情况;

2.可以了解血压未达标情况,尤其夜间高血压、晨峰高血压;

3.可以评估降压药物疗效;

4.识别降压药物所致低血压情况;

5.避免过度测量血压导致心理障碍加重。

6.同时了解高血压合并心率情况。

不好方法:

1.血压测量详见血压测量部分;

2.价格贵。

三、为什么要重视高血压管理?

第一:血压管理不好危害多,导致猝死,冠心病、恶性心律失常;脑卒中、眼底病变导致致死、致残多;肾功能衰竭;主动脉夹层;房颤;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第二:卒中康复、心脏康复、房颤康复、心衰康复需要管理好血压 。

第三:管理好血压,综合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住院率、延缓并发症发生。

四、高血压慢病管理中注意情况。

症状:

1.心慌、胸痛,或者非胸痛情况,医生都要警惕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进行鉴别。

2.头昏、头痛。需要注意高血压本身症状,药物不良反应或者脑血管并发症。如果高血压本身症状血压正常前述症状逐渐减轻到消失;如果高血压没有症状,吃降压药物后,需要考虑降压药物,则需要更换或调整降压药物;脑血管需要头颅CT或脑血管科协助治疗。

3.夜尿增多、泡沫尿,需要查肾功能、尿常规。计算肾小球有效滤过率识别识别高血压肾功能衰竭。

体征

血压测量,必要双上肢血压测量、心率。

辅助检查:

心血管危险因素因素检查:

血脂,重点关注低密度脂蛋白

血糖,空腹血清葡萄糖,餐后2小时血清葡萄糖,必要时糖化血红蛋白。

尿常规,了解有无蛋白情况

肾功能 尿酸测定

电解质(血钾)

心电图

心脏彩超

24小时动态血压(评估血压达标重要方法)

肌钙蛋白、BNP

头颅CT。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五、高血压慢病管理第一步(非常重要一步)

健康教育

低盐低脂饮食

戒烟限(戒)酒

适量运动

心态平和

控制体重

六、降压启动时机及降压处方制定

需要结合临床进行综合评估

1.既往血压测量正常,低危,1级高血压建议非药物处方3月,血压正常可以不启动降压方案,需要定期检查血压;

2.既往血压测量正常,中危患者,非药物处方1月。血压正常可以不启动降压方案。

3.降压方案制定(详见药物处方)。排除高血压急诊、继发性高血压情况。

七、管理误区及随访

1.血脂不是看箭头有无升高,关注重点,低密度脂蛋白,中危患者需要低于2.6mmol/l,高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低于1.8mmol/l.

2.一般血脂检查3月复查一次;

3.糖尿病管理,评估症状有无改善,除家庭测量末梢血糖,2-3月需要查空腹静脉血清葡萄糖、餐后2小时血清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

4.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尿常规测量,评估有无尿蛋白。发现尿蛋白需要早期干预,同时注意肾小球有效滤过率。

5.高血压病友注意减少或控制动物内脏、脂肪、肥肉摄入。定期测量血脂;

6.重视高血压合并心理障碍识别,因为这部分病友夜间血压高,建议看心身门诊;

7.高血压病友合并其他疾病:如记忆力下降,视力下降、听力下降等情况。

8.高血压管理希望高血压病友配合家庭医生管理。更好管理血压。为健康长寿努力。

9.呼吁高血压病友远离虚假广告,避免上当受骗,甚至危害健康。

评论
周义医生谈高血压
进士级
管理好高血压,对自己及家人负责
2025-07-12
周义医生谈高血压
进士级
科学对待高血压,远离虚假广告
2025-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