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大脑里的"新生命":成年人神经元再生之谜终得解

科普文迅
原创
发表科普类文章,涉猎天文地理军事生物等,希望大家喜欢
收藏

作者:段跃初 黄艳红

当78岁的大脑切片在显微镜下显露出绿色荧光时,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玛塔·帕特利尼团队屏住了呼吸。那些闪烁的绿色光点,是神经前体细胞独有的标记——这个发现,给持续六十年的科学争议画上了句点:人类大脑即便是在老年,依然能孕育新的神经元。

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科学辩论

1962年,科学家在老鼠大脑里观察到一个惊人现象:成年 rodents 的海马体中,每天都有数千个新神经元诞生。这个发现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神经科学界激起层层涟漪。此后半个多世纪里,研究人员在鸟类、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陆续证实了同样的过程,但人类大脑始终像个紧闭的黑箱——偶尔有研究宣称发现成年人体内的未成熟神经元,却始终无法回答关键问题:这些细胞是全新诞生的,还是胚胎时期遗留的"半成品"?

争论的焦点始终围绕着海马体。这个深藏在大脑颞叶内侧的结构,形状酷似蜷缩的海马,却是记忆形成的"加工厂"。在动物实验中,海马体的神经发生(新神经元生成过程)与学习能力、情绪调节密切相关,但人类海马体的活检几乎不可能实现。科学家只能依赖逝者捐赠的脑组织进行研究,这就像在电影散场后,仅凭散落的票根推测剧情全貌。

转机出现在 RNA 测序技术的突破。帕特利尼团队意识到,传统的单一标记物检测就像用一张照片找人,而每个细胞的 RNA 分子组合起来,才能构成独一无二的"分子指纹"。他们给六万多个海马体细胞做了"基因体检",最终在幼儿大脑中锁定了神经发生的完整标记组合——就像找到了一串能打开神秘大门的钥匙。

突破技术壁垒的发现之旅

研究的第一步是建立"标准模板"。六名捐献者都是幼童,他们的大脑保留着活跃的神经发生过程。科学家从这些新鲜脑组织中分离出超过10万个细胞,通过单细胞 RNA 测序技术,读取每个细胞内正在活跃工作的基因信息。当这些数据在电脑屏幕上形成彩色聚类图谱时,神经前体细胞、未成熟神经元、成熟神经元的基因表达模式清晰地分离开来——这就像给不同生长阶段的树木建立了年轮数据库。

真正的考验是在成年人脑组织中寻找匹配的"指纹"。19个样本覆盖了13岁到78岁的年龄跨度,其中最年长的捐献者已经78岁。处理这些经过固定保存的脑组织如同在干燥的沙漠中寻找水源,RNA 极易降解,需要特殊的技术手段才能提取有效信息。当分析结果出来时,团队成员们都感到难以置信:除了一个样本外,所有大脑的海马体中都能找到未成熟神经元的踪迹,而12个样本中明确发现了神经前体细胞。

最令人惊讶的是两位特殊的成年人。他们的神经前体细胞数量远超同龄人,其中较年轻的一位生前患有癫痫。这让研究人员联想到小鼠实验中的发现:神经发生过于旺盛可能诱发癫痫发作。虽然人类癫痫与神经发生的关系还需深入研究,但这个发现为理解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全新视角——就像发现某个工厂的异常产能可能与产品质量问题相关。

从实验室到生活的应用前景

这项发表在《科学》杂志的研究,不仅解决了基础科学争议,更在医学应用领域打开了一扇窗。在小鼠实验中,神经发生受阻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记忆衰退、抑郁症的情绪低落密切相关。现在科学家知道人类也存在同样的细胞再生机制,就可以开始探索如何调节这个过程。

想象一下,未来医生可能通过血液检测神经发生相关的分子标记,提前预警阿尔茨海默病风险;抑郁症患者或许能接受促进神经发生的治疗,让大脑重新长出"情绪调节细胞"。这些并非天方夜谭——目前已有研究显示,运动、丰富的社交环境能促进动物海马体的神经发生,而人类临床试验正在探索相关药物的可能性。

但神经发生的调控是把双刃剑。帕特利尼指出:"就像花园需要适度修剪,神经发生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引发问题。"癫痫患者的异常情况提示我们,促进神经发生的治疗必须精准可控。研究团队下一步计划探索大脑其他区域是否存在神经发生,比如处理嗅觉的嗅球——在老鼠大脑中,这里的新神经元与嗅觉记忆相关,但人类是否如此还是未知数。

重新认识我们的"终身可塑"大脑

这个发现最动人的地方,是它颠覆了我们对成年大脑的固有认知。长久以来,人们以为大脑细胞只会不断减少,就像无法补充的库存。但事实证明,即便是七旬老人的大脑,依然保留着孕育新细胞的能力——这种生命力,或许正是人类能够终身学习、适应环境的基础。

神经科学家格尔德·肯佩尔曼的评价道出了这项研究的意义:"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确定,人类大脑和其他动物一样,拥有持续自我更新的机制。接下来的问题不是'是否存在',而是'这些新细胞在我们的思考、记忆、情感中扮演什么角色'。"

当我们在学习一门新语言时,当我们从创伤中慢慢恢复时,或许正是这些新生的神经元在默默搭建新的神经通路。它们就像大脑中的"修复工"和"建设者",用微弱却持续的活力,支撑着我们应对生活的挑战。

这项研究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衰老。78岁的大脑依然能产生新神经元,这个事实本身就充满希望——衰老并非单纯的退化过程,而是包含着动态平衡的复杂生命状态。未来随着研究深入,我们或许能找到延缓神经发生衰退的方法,让大脑在老年依然保持活力。

参考文献

1. Patrini, M., Dumitru, I., et al. (2023). Adult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in humans persists throughout aging. Science, 381(6654), 198-204.

2. Altman, J. (1962). Are new neurons formed in the brains of adult mammals? Science, 135(3509), 1127-1128.

3. Carol N. Abbey, Eugene O. Major. Fluorescence light micrograph of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Science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