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松山湖图书馆《文旅产业简报》第3期

松山湖图书馆
秉承“科技+人文”的服务定位,做好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
收藏

1 产业洞察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看文化产业发展

2025年9省市文化产业热点

全面贯彻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携手打造区域文旅高质量发展中国样本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11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上表示,文化和旅游消费在扩大消费方面大有可为。“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对于推动我们国家高质量发展,应该说是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孙业礼举出了一组数据:2024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在文旅部门审批备案的经营主体有31万家,同比增长约4.7%;国内旅游规模达56亿人次,同比增长近15%,国内旅游花费5.7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7%;入境旅游人次约1.32亿,花费接近1000亿美元。

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看文化产业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与文化相关要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机制,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公民道德建设。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档案等事业,加强智库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健全网络生态治理长效机制,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推动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改革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办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积极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推进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

2025年9省市文化产业热点

2025年两会期间,“文化”成为高频议题。2025年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将怎样规划与发展?根据2025年各省市政府工作报告,整理出北京、上海、福建等9省市文化产业2025年重点部署内容,让你一文了解2025文化产业新图景。福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呵护地域文化;用好过境免签新政策。北京: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深入推进“演艺之都”建设;创新文化体制机制。上海:彰显城市精神品格;加强高品质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广东:释放文化的魅力;激发旅游的活力;增强体育的张力。浙江: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制机制;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重大文旅产业建设。四川:提升建设天府旅游名城;实施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专精特新”项目;加快补齐公共体育设施短板。甘肃: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黑龙江:加快建设冰雪经济引领区;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山东:推进文化“两创”;推进一批文化展示体验项目;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贯彻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携手打造区域文旅高质量发展中国样本

3月7日至8日,2025年长三角文化和旅游联盟联席会议在浙江省金华市召开。沪苏浙皖四地文旅部门共同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共同探索区域文旅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共同推动长三角文旅更深层次一体化改革和更高水平一体化开放。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钟晓敏,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王靖以及一市三省文化和旅游部门分管领导程梅红、钱宁、张广洲,金华市政府主要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制定出台《全面推动上海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研究编制《长江国家公园(上海段)建设保护规划》《上海大都市圈陆上旅游圈专项规划》《上海域外农场旅游产业专项规划》,进一步夯实文旅发展基础。

2.莞香花开

喜讯!东莞新增4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从东莞到南宁!音乐剧《东莞东》首演爆火!

东莞:从全国首个「博物馆之城」到「制造美学首城」,它凭什么?

塘厦:文旅新名片!打造潮流音乐小镇!

喜讯!东莞新增4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正式发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942人),东莞共有4人入选,分别是刘伟团(樟木头舞麒麟)、李仲球(木鱼歌)、冯沛朝(龙舟制作技艺)、骆炳根(茶园游会)。至此,东莞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9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5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17人。

从东莞到南宁!音乐剧《东莞东》首演爆火!

3月14日至15日,原创音乐剧《东莞东》2025全国巡演继在东莞首演后第二站登陆南宁,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上演。《东莞东》以精湛的艺术表达征服了南宁观众更以真实动人的故事唤醒了无数曾在东莞奋斗的广西建设者的集体记忆,该剧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常平镇人民政府与北京开心麻花演艺经纪有限公司联袂出品,是一场以改革开放为背景、聚焦“人与城共生共荣”的舞台盛宴。

东莞:从全国首个「博物馆之城」到「制造美学首城」,它凭什么?

2025年2月25日,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发布推文。是哪里?广州?潮州?不,是在东莞!2023年下半年,东莞在省文保单位迎恩门附近发现了明洪武年间南海卫城墙遗址。2024年1月,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发掘工作。在省文物局指导下,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4年5-12月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是近年来广东省单次考古发掘面积最大的项目,2025年1月通过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2025年2月25日,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暨东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本次考古发掘填补了东莞古城遗址考古的空白,是岭南地区城市考古的重要收获。南海卫城墙遗址也实证了东莞是「粤海第一门户」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

塘厦:文旅新名片!打造潮流音乐小镇!

走进东莞(塘厦)打工歌曲创作基地凤凰原创中心(以下简称“凤凰原创中心”),临湖而建的凤凰原创中心环境清幽,风景如画,每一步都让人心旷神怡。塘厦镇作为产业重镇,经济发展水平位于东莞前列,企业、创业者、打工者众多。一直以来,塘厦在抓好经济的同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创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模式,东莞(塘厦)打工歌曲创作基地及打工歌曲创作大赛是塘厦多年的群众品牌文化活动,经过多年的培育,塘厦镇积累了深厚的音乐文化底蕴。凤凰原创中心于2024年启用,旨在将凤凰岗古村落打造成打工歌曲创作聚集地,为打工歌曲创作基地创新发展提供新空间,注入新动力和新内涵,为塘厦打造潮流音乐小镇奠定基础。

3.他山之石

“成都四时・乐游天府” 文旅促消费活动启动

衡阳市举行2025春季文化旅游推广季暨衡阳县第十四届油菜花海畅游活动

2025年“四季安徽”文旅推广系列活动“侬好·沪外走走去阜阳”文旅推介会成功举办

相约春天赏樱花: 2025武汉“赏樱季”开启

始于山水、归于烟火” 云南旅居热火爆出圈

杭州旅游进入"超进化"时代!全国首个城市级文旅智能体全面升级(正式接入deepseek-R1)

“成都四时・乐游天府” 文旅促消费活动启动

3月9日,“成都四时・乐游天府”文旅促消费活动暨“花朝霓裳・锦绣春行”2025年成都市春季文旅消费季启动仪式在广都博物馆举行。本次活动以“春望新岁・蛇转乾坤”为主题,现场推出10份成都春季文旅地图、300余场成都春季文旅活动、10条成都春季旅游线路,为广大市民游客呈上一场可观、可游、可赏的春季文旅大餐,也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丰富活动,全力打造春日文旅盛宴,激发春季消费活力。活动现场推出“赏花踏青・酒旅融合”主题10大春游线路,涵盖10类主题导航,带领游客“一键解锁花期、酒庄、非遗体验”。

衡阳市举行2025春季文化旅游推广季暨衡阳县第十四届油菜花海畅游活动

3月9日,以“醉美花海·蒸阳等您”为主题的衡阳市2025春季文化旅游推广季暨衡阳县第十四届油菜花海畅游活动,在库宗桥镇华山村启幕,近万名游客赶赴田间地头,畅游油菜花海。当天上午,非遗表演《蒸阳遗韵》,拉开活动帷幕。接着,大型舞蹈《金色花海》、歌曲联唱《吉祥》《家乡有座金华山》《灵动的山泉》、戏剧联唱《梨园荟萃》、讲述《油菜花的绽放》、歌伴舞《走一走,衡阳》、大型歌舞《浏阳河》《远航》等精彩节目竞相登台,观众连声喝彩。

2025年“四季安徽”文旅推广系列活动“侬好·沪外走走去阜阳”文旅推介会成功举办

3月9日,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阜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四季安徽”文旅推广系列活动“侬好·沪外走走去阜阳”文旅推介会,在位于黄浦江畔的澎湃“世界会客厅”成功举行。这个春天,安徽动起来了。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汇聚全省文旅新业态新场景,倾力推出“春游江淮 千姿百态”系列产品,组织各市分赴重点市场推介。“馍都”阜阳率先走进“魔都”上海市场,力邀大家“春游江淮”。这场跨越600公里的“双都之约”,是阜阳的破圈尝试,更是“四季安徽”的创新实践。

相约春天赏樱花: 2025武汉“赏樱季”开启

3月7日上午,武汉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相约春天赏樱花”—2025武汉赏樱季相关情况。今年3月至4月,武汉整合文旅体商演全域要素,打造“浪漫武汉 一路生花”主题,推出文旅、体育、商务、招商四个系列100多项活动,欢迎海内外游客的到来。“浪漫武汉”文旅系列共包括浪漫赏花、观演看展、时尚潮玩三大板块,包含60项活动。

始于山水、归于烟火” 云南旅居热火爆出圈

近年来,云南聚焦“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持续推进旅游产品、模式、业态创新和服务创优,精心打造“旅居云南”新品牌,推出了乡村旅居、城镇旅居、度假旅居、医养旅居、养老旅居、文艺旅居、体育旅居和边境幸福旅居8种旅居业态,以满足不同旅居客的个性化需求。仅2024年,就有近400万旅居客到云南旅居。为加强规划引领,通过政策扶持激励市场主体积极参与,云南出台《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明确到2027年将培育3000个以上的重点旅居村。与此同时,云南各地不断推出康养、研学、文体、养老等旅居新业态,让越来越多到云南的游客不再匆匆“打卡”,而是安心旅居,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一年以上,沉浸式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2025年的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及:“2025年力争旅居人数达600万,加快打造金字招牌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杭州旅游进入"超进化"时代!全国首个城市级文旅智能体全面升级(正式接入deepseek-R1)

当外地游客漫步西湖边,只需轻点手机就能召唤出一位24小时在线的AI旅游管家——3月1日,全国首个城市级文旅智能体"杭小忆"完成重磅升级,正式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为游客开启"无攻略自由行"的全新体验。这座智慧之城悄然架起"隐形数字桥梁",通过4万余个服务点位编织起智能服务网络。无论是支付宝/微信搜索、景区智能贴轻触,还是酒店咨询点偶遇,游客随时可与这位AI向导展开对话。全新升级的智能中枢赋予"杭小忆"三大超能力:1. 深度决策管家;2. 文化介绍高手; 3. 数字文化探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