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松山湖图书馆《文旅产业简报》第2期

松山湖图书馆
秉承“科技+人文”的服务定位,做好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
收藏

1 产业洞察

2025年春节假期国内出游5.01亿人次 同比增长5.9%

广东率先立法明确地方志工作机构按照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方志馆为公共文化设施

增开银发旅游列车印发行动计划 创新服务供给促旅游消费

2025年春节假期国内出游5.01亿人次 同比增长5.9%

文化和旅游部2月5日公布2025年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今年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安全繁荣有序,出游人次和出游总花费等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丰富节日文旅供给、促进节日文旅消费,让群众在欢度新春佳节的同时畅享文旅乐趣。

广东率先立法明确地方志工作机构按照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方志馆为公共文化设施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公布修订后的《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在全国率先以地方立法形式,明确地方志工作机构按照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方志馆为公共文化设施。《条例》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地方志工作机构按照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第九条明确公共文化设施是指用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建筑物、场地和设备,包括方志馆(站);第二十四条要求各级人民政府依托方志馆等,因地制宜开展图书阅读、文艺演出、科普活动等流动文化服务,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流动,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惠民覆盖面。《条例》还对公共文化设施建管用、公共文化产品和活动、社会参与、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作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增开银发旅游列车印发行动计划 创新服务供给促旅游消费

2月11日,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9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提出12条具体措施,明确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银发旅游列车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形成一批主题旅游列车品牌,银发旅游列车开行数量、旅客运输量较2024年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2.莞香花开

东莞:多彩文旅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东莞造”再次亮相国字号活动!

东莞市文化馆总分馆: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让年味浓起来

东莞制造再出圈!《哪吒2》周边成新年潮玩新宠!

英歌舞、火壶秀闪耀松山湖!东莞元宵游园会上演非遗盛宴

东莞:多彩文旅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5年春节,东莞市根据产业和人口特点,抓住春节旅游旺季机遇,用好本土非遗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旅游资源,精心策划“新春·进莞来团聚”主题系列文旅活动,吸引各族群众来莞团聚、留莞过年,以旅游业为平台,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据初步测算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除夕至大年初七)全市合计接待游客总数522.6万人次同比增长4%实现旅游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9.4%均创下近年春节最好成绩。

东莞造”再次亮相国字号活动!

今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组织设计开发的2025年“欢乐春节”吉祥物——“吉祥蛇”也陆续亮相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欢乐春节”活动。这只喜庆可爱的“吉祥蛇”毛绒玩偶,正是由位于东莞茶山镇的东莞皓奇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生产。这也是该公司继兔年、龙年春节后,第三次成为“欢乐春节”吉祥物的独家生产商,东莞也再次充分发挥潮玩“以商载文”的“轻骑兵”优势,促进中国文化“润物细无声”向海外输出。“欢乐春节”是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在海外全力打造的全球联动文化品牌。

东莞市文化馆总分馆: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让年味浓起来

蛇年春节,东莞积极推动非遗项目与春节文化深度融合,通过展示展演、互动体验、文化传承等多种形式,实现非遗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让市民游客在乐享民俗、趣品非遗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无论来自哪里,都能在东莞感受到浓浓的年味。聚焦“新春·进莞来团聚”主题,东莞精心策划非遗贺新春、龙狮巡游、麒麟舞展演等传统文化活动,构建起“一镇一品”的特色非遗展演格局。春节期间,莞城兴塘醒狮、清溪麒麟舞、茶山南社古村醒狮贺岁及巡游、石龙醒狮展演、高埗镇新春狮子大巡游、寮步镇麒麟醒狮贺新春、横沥醒狮贺岁表演、凤岗麒麟舞贺新春、洪梅醒狮大拜年、黄江镇麒麟狮子拜年、樟木头麒麟醒狮大拜年、谢岗龙狮麒麟队新春巡游等活动精彩纷呈,让传统年味更浓。

东莞制造再出圈!《哪吒2》周边成新年潮玩新宠!

这个春节档最热的电影莫过于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截至目前《哪吒2》已打破17项影史纪录票房(含预售)突破40亿元大关有望冲击影史票房冠军。与《哪吒2》一同爆火出圈的还有电影的多款周边产品精美的电影亚克力色纸、剧情胶片、吧唧……在线下的“谷子”店、潮玩店抢购一空。伴随着电影的火热,《哪吒2》的相关衍生品也一路“热卖”,部分热门款甚至已经脱销,甚至在二手交易平台出现价格“翻倍”。“中国潮玩之都”东莞,依托更早的布局合作基础,更专业的生产能力和更完善的供应链条,已然在“谷子经济”与“潮玩经济”中,拿下稳固的一席之地。

英歌舞、火壶秀闪耀松山湖!东莞元宵游园会上演非遗盛宴

2月12日元宵节当天“穿越·松山湖”2025年东莞市元宵大型沉浸式游园会在悠兰里ULAND-松山湖文化艺术街区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指导,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松山湖管委会主办,东莞市文化馆、松山湖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局、东莞市松山湖控股有限公司承办,旨在营造“新春・进莞来团聚”的浓厚氛围,为市民朋友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3.他山之石

上海市今年发放五亿元旅游等服务领域消费券

接待人数与经济收入双增长:春节假期广州市接待游客1634万人次,实现文旅消费总额160.1亿元

非遗+短剧,为佛山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5年“四季村晚”春季主场活动在福建泉州举办

重磅新体验!杭州图书馆元宇宙音乐图书馆上线!带你穿越音乐与阅读的虚拟世界

非遗搭台、文化走亲,彰显西宁春节活力

上海市今年发放五亿元旅游等服务领域消费券

2月10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通气会,会上介绍,上海今年将投入市级财政资金5亿元,聚焦旅游、餐饮、电影、体育四大领域,发放“乐·上海”服务消费券。据介绍,5亿元资金分配为:餐饮3.6亿元、旅游9000万元、电影3000万元、体育2000万元。

接待人数与经济收入双增长:春节假期广州市接待游客1634万人次,实现文旅消费总额160.1亿元

烟花璀璨闹新春,千灯万彩照羊城。首个“非遗版”春节期间,广州市以“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为主题,策划推出烟火年俗、踏春赏花、潮玩乐游、百戏争春、文博新彩、新春福利2100多场文旅活动,打造浓郁广府年味,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以节促游,以节兴游,以节兴市取得亮眼成绩单。据统计,春节假期广州市接待游客1634万人次,同比增长5.1%,实现文旅消费总额160.1亿元,同比增长42.9%,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广州位居春节热门旅游目的地前三,实现接待人数与经济收入双增长,喜获蛇年开门红。

非遗+短剧,为佛山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2月12日元宵节,佛山再次成为文化聚焦的中心。当全国观众的目光聚焦于佛山百万游客共庆元宵行通济的盛况时,佛山传媒携手大湾区一批优秀短剧影视创作团队,共同启动了《跟着非遗短剧·看湾区新魅力》的年度策划项目。《跟着非遗短剧·看湾区新魅力》项目由佛山传媒视频中心、佛山壹线传媒有限公司、广州敖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博众传媒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聚文化 聚资源 聚需求 ”为主题,汇聚粤港澳大湾区顶尖的影视制作公司、海内外主流播出平台、实力影视行业投资方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及多个传播MCN机构代表,开启2025年的“非遗+短剧”的年度系列拍摄和创作,在全网平台做强佛山非遗项目和传统文化的传播新价值。

2025年“四季村晚”春季主场活动在福建泉州举办

2月8日,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春季主场活动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梧林传统村落举办。村民与游客一起欢欢喜喜过大年,共赏“村晚”,共品年味。本场“村晚”以梧林传统村落为背景、闽南历史文化街区为舞台,设置“潮起东南”“福山福海”“辉耀中华”3个篇章,汇聚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乡土特色节目和福建百姓大舞台涌现出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突出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通过舞蹈、戏曲、快板、器乐、武术等节目展示美丽乡村新风貌、群众文艺发展新成果。

重磅新体验!杭州图书馆元宇宙音乐图书馆上线!带你穿越音乐与阅读的虚拟世界

你是否想过,足不出户就能进入一个沉浸式的音乐世界?杭州图书馆最新推出的“元宇宙音乐图书馆”,让这一切成为可能!创建数字分身,即可进入沉浸式的云阅读空间;指尖随意一点,便能切换历史音乐时间轴上的音乐;在虚拟环境中体验乐器演奏,与其他读者合奏乐曲…… 这些应用场景是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虚拟阅读空间,也是杭州图书馆“推广沉浸交互的生活消费场景、打造虚实融合的公共服务场景”的最新成果。

非遗搭台、文化走亲,彰显西宁春节活力

青海西宁积极整合省、市、县(区)文旅资源,联动全省各市州文艺团队,聚焦不同客群主体需求,围绕“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2025年春节期间共策划推出14大类39项2000余场精彩纷呈、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以“请进来”和“走出去”方式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更是为西宁文旅“上分”拉人气,为广大市民游客奉献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文化大餐,累计引流近千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