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重生手记:在EAP熔炉里重塑的管理者

卓恒心理科普
原创
EAP
教育博士,深耕社会心理,擅科普;聚焦心理健康,文 + 短视频
收藏

本故事源自我司EAP服务中的职业规范访谈纪实,已征得本人及公司同意,所用名称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某大型企业行政部后勤组组长老陈回忆,相关配图由AI生成)

“你知道你本次得以升职的原因是什么吗?”

这是两年前,人事科在晋升谈话中所问的最后一个问题。与如今不同,那时候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与希望,除了升职的老陈。

如今,人事科的再一次谈话,却变成了诫勉谈话。对方钢笔尖悬在“管理能力欠缺”六个字上方。

“老陈”

她指关节叩着桌面

“你扪心自问——究竟知不知道当年为什么是你升职?”

01 当兄弟变成上司的那天起,饭桌再也摆不正

还记得当时,人力总监把晋升通知放在我面前时,茶水间飘来的咖啡香突然变得苦涩。玻璃门外,曾经一起加班点外卖的同事正偷瞄着我,眼神像看一个叛徒。

上任第一周,我盯着王莉迟到三分钟的打卡记录,钢笔在考勤表上洇出墨团。想起上个月我们还一起吐槽前组长刻板,此刻喉咙像塞了湿棉花。

“这次算了吧”

批注没写完,经理室的电话已经追来:“陈组长,可别让考勤纪律从你们组开始烂!”

团建那晚最是荒诞。当我在KTV拍着李强肩膀喊“兄弟”,他却突然起身敬酒:“组长我敬您”。啤酒泡沫在杯沿碎裂的声音,像极了某种关系正在解体。

更致命的是月底报销——张姐把超标的酒店账单拍在桌上:“小陈你现在当官了,连老姐姐都不照顾?”

友情与规则的钢丝绳上,每一步都坠着千斤秤砣。

02 业务能手的勋章,为何成了管理者的枷锁

深夜十二点的办公室,我同时修改三份会议纪要的疯狂场景,成为行政部的都市传说。

当新人在培训会上把PPT做得支离破碎,身体比大脑更快冲上讲台:“还是我来演示吧。”

台下复杂的目光里,我看见自己正重蹈前任组长的覆辙

用拯救者的姿态,浇筑着团队的无力感。

季度考核像记耳光抽醒了我。

个人绩效栏的“超优”与团队评分栏的“待改进”形成讽刺对照。

离职的实习生留言更诛心:“在您无所不能的光环下,我永远是个战战兢兢的学徒。”

03 当领导力教材撞上现实的铜墙铁壁


人力部为所有新晋管理者安排的传统管理课程培训没人当回事。

当讲师在台上高呼“学会授权”的时候,李强正给我连发十二条微信:“会议室投影接口不对怎么办?”

PPT里的授权流程图在屏幕上闪烁,我躲在教室后排处理张姐的紧急采购审批

那些精美的理论模型像橱窗里的奢侈品,看得见摸不着。

结业考试那道“如何处理越级汇报”的论述题,我写了八百字标准答案。

回到办公室却看见王莉直接向经理投诉考勤问题,标准答案在现实的铜墙铁壁上撞得粉碎。

管理课程教会我仰望星空,现实的泥潭却拽着双脚深陷。

04 在人情网络与制度铁规的夹缝中窒息


端午福利采购引爆了隐形炸弹。

当我按制度选定中标供应商,张姐摔了文件夹:“用了十年的老关系户说换就换?”

审计部同时发来质询:“为何历史合作方报价高出市场价15%?”

更荒诞的是值班表事件。

按新规取消“老员工免夜班”特权那晚,我在停车场被堵住:“陈组长升官果然威风!”

车灯刺破黑暗的瞬间,挡风玻璃上贴着的管理守则,像张惨白的脸在冷笑。

左手是灼热的人情烙铁,右手是冰冷的制度铁钳,血肉在夹缝中滋滋作响。

最后的结果,是人事部门与外部EAP顾问一起进行的一次“管理能力欠缺”的诫勉谈话。

“你扪心自问——究竟知不知道当年为什么是你升职?”

05

寻找真相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去尝试接受

这一次的诫勉谈话对大家来说都并不意外,人事部门也提前做了很多准备,现场更像是一场精密解剖。

当EAP顾问把提前准备好的三份文件摊在灯光下,我看见了小组内多个自欺欺人的真相

张姐心理测评图里爆表的"规则公平需求"像根尖刺

端午采购单上老关系户23%的溢价如同溃烂的伤口

而停车场监控截图里,停车场阴影中堵我的身影分明是值班表受益者老周。

“当您用‘照顾老姐姐’践踏制度时,真正捅刀的是张姐最珍视的公平信仰。”投影幕突然亮起团队匿名问卷词云——“双标”“心寒”“叛徒”密密麻麻砸向视网膜。

“停职两周,参与系统管理能力培训,没问题吧?”人事部门负责人向我发了最后的结论,我知道,这是公司给我的最后通牒。

06

职场能力重塑,面对真实的自己与世界

管理重塑工坊的第一课是直面幽灵。

老师播放我呵斥李强的录音:“这语气熟悉吗?”视频切到前组长骂我的画面。那些深恶痛绝的专制基因,早已在我血脉里悄然复制。

沙盘推演中的仓库进水危机,王莉的应急方案被我下意识否决。老师突然收走我的话筒:“陈组长喉咙手术禁言三天。”看着组员们用EAP提供的“决策罗盘”自主化解危机,我第一次看清自己才是堵住团队洪流的礁石。

真正的淬炼从端午采购核爆开始。

当我把新供应商的盲测月饼切开展示,张姐手中的餐刀突然停顿——三家老关系户的豆沙馅竟装在同一个回收包装盒里。

审计部的整改令最终变成嘉奖函,成本削减37%的数字在公告屏上灼灼生辉。

值班表改革引爆了更剧烈的反应。

老周举着泛黄的“工伤免责书”冲进办公室那晚,老师带我启动了“痛点置换”:

用夜班津贴置换免责特权,全科室投票决定。

当92%的支持率在屏幕上炸开蓝光,老周蹲在楼梯间狠吸的烟头,像柄缓缓入鞘的旧剑。

幸运的是,我这一次得以重返岗位,去弥补我过去犯下的错误。


真正的管理,不是燃烧自己温暖巨婴
而是把下属淬炼成火种,让他们照亮自己的征途

管理者的墓碑上从不刻着“他亲自解决了多少问题”,只铭刻着“他留下了多少能解决问题的人”

当老陈终于能准时走进灯火通明的办公室,看见的不再是等待拯救的迷茫面孔,而是燃烧着自主意志的眼睛时,他触摸到管理的真正骸骨。

所谓领导力,就是忍住插手的冲动,让团队在风雨中长出属于自己的翅膀。

那盏曾经最后熄灭的孤灯,终于融入了城市壮阔的星海。

别再让你的“勤奋”,成为团队走向平庸甚至衰败的推手。 是时候停下脚步,审视一下:你是在用忙碌掩盖管理的缺失,还是在用智慧构建一个能够自我驱动、持续进化的团队?选择后者,虽然道路荆棘,但终点才是真正的光明和解放。团队的强大,才是管理者最硬的底气,最亮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