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20多块钱的冰块刺客,到底是智商税还是物有所值?

蝌蚪五线谱
专注做权威、有趣、贴近生活的互联网科学传播
收藏

炎炎夏日

一条微博热搜炸了锅:

“某超市2公斤冰块卖20多块钱!”

消费者们掐指一算——

冻2公斤冰只需4瓶500毫升的饮用水(市价约10元)

凭什么冻成冰就敢卖20多块钱?

一时间,“冰块刺客”的称号传遍全网,相关话题讨论量达到1.6亿,有人怒斥这是收割中产的智商税,有人却晒单称赞:“做冰咖啡真比自制的耐用!”

对此,超市客服的解释是:“我们采用24至32小时超低速缓慢冻结工艺,融化速度比普通冰块慢20%,特别适合夏季长时间保冷。”

看到这里,一定有人要质疑这回应是不是故弄玄虚,夸大工艺?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这块“贵族冰”背后到底有什么黑科技。

普通冰块 vs 超低速冰块

1. 外观PK:白色“蜂窝煤”和透明水晶宫

普通冰块:仔细观察平时我们用冰箱(家用冰箱冷冻层约零下18度)冻出的冰块,透明度不高,常有白色浑浊部分,里面有很多小气泡,整体形状不规则,边缘常有“冰刺”。

微信图片_20250712182231.png

来源:Pexels

超低速冰块:像水晶一样通透,几乎完全透明,形状规整,表面光滑,看起来就像饮料广告里的那种冰块。

微信图片_20250712182054.png

来源:Pexels

为什么同样是用水冻的冰块,外形差异却这么大呢?让我们一起从二者的结构中一探究竟。

2. 内部结构PK:仓促搭建的临时板房和精心设计的玻璃宫殿

首先,我们知道,冰的晶体结构中,分子间存在着规则的空隙,导致冰的密度比同温度下的液态水小。

普通冰块:一方面水在快速冻结时,外层先结冰,内部的水在结冰时发生体积膨胀,会“挤压”已经结冰的外壳,导致冰内部应力累积和微裂纹。

另一方面,快速冻结时,水的晶体结构来不及整齐排列,会产生大量细小晶粒,晶界多。水分子仓促抱团,内部会“封印”大量微小气泡和杂质,形成疏松多孔的结构。

微信图片_20250712182334.png

冰中心部分的白色区域是微小的空气气泡(来源:Pexels)

超低速冰块:商用超低速制冰机通常采用单向冻结技术,冰晶从底部向上缓慢生长,超低温环境(-35℃以下)中,水分子有充足时间“排好队”,减少内部应力也就减少了裂纹。

另一方面,缓慢冻结会长出更大、规律的单晶或近单晶结构,晶界少,气泡和杂质被推到冰块的边缘(机器顶部刮刀会将白色部分切除),内部几乎无杂质。最终,形成如水晶般晶莹剔透的外形。

3. 融化速度 PK: 遇热“缴械投降”和持久战斗

普通冰块:水分子在0°C以下会形成六方晶系的晶体,融化过程发生在固液/固气界面处,如前所述,快速冻结产生大量晶粒和晶界。多晶冰块遇热快速吸热。疏松多孔的结构让固液界面的面积增大,融化得自然就快了。

微信图片_20250712182411.png

冰晶在显微镜之下呈现的样子(来源:维基百科)

超低速冰块:更加紧实的结构、光滑的表面,较少的晶界与缺陷减少了固体-液体/固体-气体界面的面积。其次晶界越少热传导越均匀,另外被切除杂质后的纯净冰的熔点更稳定。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超低速制冰制出的冰块融化速度自然也就放缓了。

能相对持久地冰镇,融化又慢,不至于有太多水化了影响饮品本身的口感(你一定懂加普通冰的可乐得快点喝,不然冰化了后真的难喝),怪不得网友评论山姆的超低速冰块“只有调酒的才懂这个冰块的含金量”。

这么看来,“贵族冰”背后确实有科技加持。除了单向冻结技术,商用超低速制冰机还有精确温控系统、切割抛光设备、水预处理系统(用于水的过滤、除气,有些还会用磁化处理改变水分子团结构)。

价格不菲的器材,动辄几十万。所以20多元的定价里,设备折旧可能占了大头,还有水过滤损耗费、冷链运输费、水电人工费等。当然,其中有部分为品牌溢价。该款冰块呈现天然不规则裂痕,倒入杯中仿佛“阿尔卑斯山碎冰”,拍照发朋友圈自带高级感。有人愿意为这份仪式感买单,只是消费观念不同而已。

那我们没有单向冻结的机器,又不想花高价购买,怎么才能拥有“贵族冰”?

02

如何在家DIY制作“贵族冰”?

根据前面讲的单向冻结技术的原理,我们可以在家做个简易版的单向冻结冰:只让模具上面接触冷气,其他的面做好隔热,就可以让水由上向下结冰。

设备只需冰箱+硅胶模具,关键在“慢”字诀:

① 煮水驱气泡:凉白开或纯净水煮沸后冷却,减少水中溶解的空气

② 模具包毛巾:给冰膨胀留空间,避免开裂,给模具四周和底下包上毛巾

③ 低温慢速冻:调冰箱冷冻室到-20℃以下,静置12小时以上

④ 脱模先回温:取出后室温放2分钟,冰晶不易破损

想要雕冰的进阶玩家,可用保温箱底部垫毛巾隔热,让冰从上往下慢慢凝结,气泡被压到底部,切掉底层就得到一块通透的冰砖,可以切割成小冰块或制作冰雕。

虽然,家用冰箱难达到工厂专业机器的冷冻环境,冻出的冰密度稍显逊色,但日常调饮足够用。理性消费又喜欢DIY的小伙伴们可以试试哦!

作者:贺烨

审核:刘颖 李培元

审核专家:苗光耀 凝聚态物理博士

评论
冲冲
大学士级
一句话总结:愿意为“透明、慢融、免等待”买单,它值;只想要“冷”这个结果,它就是税。
2025-07-13
耿培国
大学士级
一块冰的价值,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如何满足你的生活方式。
2025-07-13
科普科普知识的摇篮!
大学士级
炎夏,“冰块刺客”以20多元高价闯入视野,引发热议。超低速冰块凭借独特工艺,如水晶般剔透,融化缓慢,背后科技感满满。高价涵盖多方成本与溢价,亦能在家自制,适配多元消费喜好。
202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