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三长”(校长、医院院长、农技站站长)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7月10日,由吉安县科学技术协会、吉安县教育体育局联合主办,吉安县海尔希望小学承办的“智慧再生,创意无限——变废为宝科技小发明”竞赛活动圆满落幕。本次庐陵嘉年华特色科普活动吸引了全县10余所科学教育联盟校、6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
巧思妙手,废料新生
活动前期,各联盟校积极组织校内选拔,最终每校推荐一支由2-3名学生组成、配备1名指导老师的队伍参赛。参赛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动手能力,利用塑料瓶、易拉罐、废纸壳、电子元件等废旧物品,制作出了遥控水陆两栖车、旧物改造灯饰等各类作品。所有作品严格遵循“零一次性塑料、无安全隐患”原则,废旧材料利用率高达90%以上。
专业评审,优中选优
比赛由吉安县科协和吉安县教育体育局联合邀请的专家团队进行评分,最终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占比 20%,二等奖 30%,三等奖 50%。获奖作品在创意性、实用性、环保性、制作工艺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现,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
成果推广,理念生根
为让更多人感受“变废为宝”的魅力,赛后一系列成果推广活动有序开展。优秀作品在各联盟校进行了巡展,让师生们近距离欣赏到废旧材料的“重生”之美。
县科协负责人表示,此次比赛通过变废为宝的科技实验,将环保理念和创新教育深度的融合,同学们运用自己的创意和奇思妙想融于自己的作品中,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惊喜,希望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
赛事虽落幕,环保行动仍在延续。9月起,获奖作品将在各联盟校巡回展出;《变废为宝科技发明成果集》目前也正在编制,完成后将面向全县师生共享;一等奖作品由吉安县海尔希望小学馆藏展示。
本次大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在校园中掀起了一股践行绿色环保、崇尚创新创造的热潮,为推动科学教育与环保实践的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