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捏捏乐”玩具
凭借着软萌可爱的造型
和随意揉捏的特性
迅速在年轻人和儿童群体中流行
然而,不少消费者反映
这类玩具存在异味明显、易破损等问题
7月13日
#央视曝光劣质捏捏毒玩具#
冲上社交平台热搜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捏捏”还能继续捏吗?
“三无”玩具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危害?
“三无”“捏捏”的安全隐患有哪些?“捏捏”的制作材料通常为硅胶和色膏,以及聚氨酯(PU)、热塑橡胶(TPR、TPV)、聚氯乙烯(PVC)、热塑性硫化橡胶(TPV)等化学材料。而部分市售“捏捏”属于“三无”产品,往往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此次,央视记者随机购买了11款不同品牌、不同价位的“捏捏乐”玩具,送检进行实验分析发现: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浓度高:
11款“捏捏乐”玩具,**全部检测到了一定浓度的总挥发性有机物,其中包括甲醛、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达到一定浓度,就会散发出浓重的异味。
实验数据显示,不少“捏捏乐”玩具的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已经超过了10000微克每立方米,**相当于新车内饰未通风处理时的空间环境。
甲醛、甲苯可能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免疫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对儿童的危害更大。
增塑剂超标、风险大:
实验分析发现,两款“捏捏乐”玩具还检测出了超过国家标准的邻苯二甲酸酯,也就是常说的增塑剂。
邻苯二甲酸酯超标对儿童造成的伤害主要来源于生殖毒性方面,长期接触和摄入有可能会导致性早熟。
化学物质超标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影响?
**呼吸道症状:**如“捏捏”甲醛、TVOC释放量超标,在玩“捏捏”以后,可能出现鼻子痒干、咳嗽咽痛等症状;
接触性皮疹**:**直接接触劣质材料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手部发红、湿疹、瘙痒;
眼部不适**:**甲醛属于挥发性物质,在接触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的症状。
而长期接触甲醛超标的玩具,这些有害物质可能透过血脑屏障,会出现注意力下降、容易疲乏等情况。
**如何安全选购“捏捏”等玩具?****✅ 注意渠道选择:**优先通过大型商超、品牌专营店或正规电商平台购买,避免街边流动摊贩及低价非授权渠道;
✅ 注意资质查验**:一定选择“3C”认证的正规产品,确认外包装标注完整信息**(含厂名厂址、执行标准及适用年龄), 拒绝购买无标识或警示说明不全的商品;
**✅ 注意感官检测:**避免选购散发刺激性气味的产品,此类商品可能含有有毒化学物质;
**✅ 学会识破消费陷阱:**例如“食品级”≠安全;部分“可水洗消毒”的捏捏乐产品遇水会加速分解释放有害物质;手工制作≠更环保,家庭作坊制作的捏捏乐产品菌落超标率极高。
使用注意事项:
-
新玩具建议在通风处放置48小时再使用;
-
避免嘴部接触玩具,玩耍后及时洗手;
-
若出现皮疹、持续咳嗽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并告知接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