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脂肪肝已经成为
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
几乎每3个成年人里
就有1人中招
比感冒还常见
不少人一边直呼“肝”不动了!
一边又把它当成
象征着“过上好日子”的“富贵病”
于是安心“躺平了”
毕竟又没症状、又不耽误干饭
“管他干啥?”
殊不知已经为多年后
埋下了肿瘤“导火索”
先看一项最新研究:
最近,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的研究发现,在45岁前患上脂肪肝的人,将来患各种癌症的风险明显增加。
研究进一步发现:如果能避免在45岁之前患脂肪肝,后半生的肝癌风险将降低17.83%。
看完这些,还要让健康继续“躺平”吗?快和元元医生一起来看看具体咋回事吧!
·脂肪肝不是胖子“专利”!体重正常≠肝健康!
脂肪肝,简单说就是肝细胞里堆积了太多脂肪(肝内脂肪占比>5%)。 在临床上,脂肪肝一般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是因过度饮酒导致肝内脂肪堆积,可造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多是因为热量摄入过多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与酒精肝、病毒性肝炎一样,可造成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别以为脂肪肝只找胖子!需要警惕的是,体重正常≠肝健康!
以下人群也需要警惕脂肪肝风险:
“隐形胖”人群
四肢纤细但有小肚子(内脏脂肪超标),体检时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比如:办公室久坐族。
不好好吃饭的人
比如奶茶甜品控,奶茶、蛋糕中的果糖会直接转化为肝内脂肪,很伤肝!
熬夜冠军
凌晨1点还在刷手机,肝脏夜间修复时间被剥夺,代谢脂肪能力下降。
糖尿病/高血脂患者
胰岛素抵抗或血脂异常,脂肪更容易在肝脏沉积。
长期饮酒者
酒精会直接毒害肝细胞,哪怕每天只喝1两白酒,也可能“喝”出酒精性脂肪肝。解酒药不防酒精肝!喝多一口酒,肝多一份伤!
家族遗传倾向者
父母有糖尿病、肥胖或脂肪肝,自身代谢异常风险更高,需格外警惕。
·别拖!后果很严重
单纯性脂肪肝
单纯性脂肪肝本身并非是一种严重疾病,但如果放任不管,很可能不断演变发展:
脂肪性肝炎
当脂肪堆积越来越多,肝细胞被脂肪撑大,会诱发一系列炎症。
肝纤维化
慢性炎症会使肝脏反复进行“炎症—修复”循环,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就会形成各种类型的胶原纤维。胶原纤维在肝脏大量堆积,使肝脏失去正常的形态和功能,使组织坏死、变性,出现疤痕。
肝硬化
肝组织正常结构被进一步破坏,肝细胞广泛坏死的基础之上,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出现肝硬化。
肝癌
如果任其发展,一些患者可能发生肝细胞癌,造成严重后果。
除此之外,脂肪肝还可能会“连累”全身,比如心血管风险翻倍、糖尿病风险增加、 .加速肾衰竭、骨质疏松等等。
·出现这些症状警惕肝脏的“求救信号”
早期脂肪肝可能无症状,但以下表现需警惕:
1.容易疲劳,总觉得“累”
2.右上腹(肝区)闷胀或隐痛
3.食欲不振,看到油腻食物犯恶心
4.皮肤暗沉、长斑,手掌发红(肝掌)
出现这四种症状,需要警惕肝癌“到访”:
巩膜黄染
眼睛与肝脏之间联系比较密切。当患者出现肝脏疾病时,会导致血液内的胆红素水平升高,大量胆红素随着血液循环,沉积在白眼球部位的巩膜组织中,从而使巩膜的颜色发黄。
皮肤瘙痒
肝癌细胞可能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导致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出现障碍,胆红素在血液中蓄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皮肤瘙痒。
右上腹部疼痛
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还可能会加剧,并向背部和肩部放射,同时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
肩膀疼痛
肝癌肩膀痛疼痛程度可能因人而异,但多数患者反映疼痛较为持续且难以忍受,尤其是夜间或休息时可能加剧。
·码住!脂肪肝的“后悔药”这样吃!
好消息是,肝脏足够强大,只要你下决心开始行动,在单纯脂肪性肝病阶段及时去除诱因,逆转脂肪肝并不难,可完全恢复。
在脂肪性肝炎阶段,如果能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大多数也可以恢复正常。
如果到了肝硬化阶段,肝组织已被破坏,此时几乎没有逆转的可能。
管住嘴
多吃绿色食物疏肝,如菠菜、芹菜,少食辛辣油腻。控制总热量,减少精制糖、饱和脂肪摄入,如肥肉、油炸食品、奶茶、蛋糕。
迈开腿
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2次力量训练。
戒烟戒酒,早休息
夜间是肝修复黄金期,尽量22点前睡觉。酒精直接损伤肝细胞,所以必须戒酒!戒酒!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