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作为夏季的收官节气,恰逢三伏天中伏,此时高温热浪裹挟着频繁降雨,形成典型的“暑湿交蒸”气候。暑湿之气易引发中暑、肠胃炎等疾病,养生尤为关键。
1.饮食:清淡清热,健脾祛湿。
大暑时节,脾胃功能受暑湿影响而减弱,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冷饮。多吃荷叶、西瓜、冬瓜等清热解暑食物;扁豆、薏仁健脾利湿;苦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能祛暑增食欲。
2.起居:调整作息,科学用空调
遵循“夜卧早起”的原则,晚睡不超23点,早6点左右起。午饭后半小时进行30分钟左右的小憩。空调温度设26℃左右,睡觉时避免直吹,还要定时通风。
3.运动:选时选法,及时补水
避开高温时段,早晨或傍晚进行慢跑、瑜伽、太极拳等舒缓运动。运动中少量多次补充淡盐水或运动饮料,结束后用温水洗澡。
4.情志:养心安神,调节情绪
高温天气易引发烦躁、焦虑等“情绪中暑”症状,每天15-30分钟冥想放松,听舒缓音乐,培养绘画、阅读等兴趣爱好,保持心情舒畅。
5.冬病夏治:把握时机,调理身体
大暑阳气旺盛,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可通过三伏贴敷贴肺俞、大椎等穴位;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或遵医嘱服用中药等方式来调理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冬季易发病,达到“春夏养阳”的养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