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刘思佳 校对:高 瑞 审核:杨鹏斌
第三届宁夏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灵武市第一中学-赵星-辅导老师:王晓玲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侧身回首,漫漫历史长河。这个民族不缺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袁隆平爷爷是中国当之无愧的脊梁,英雄!
搏击风浪,做“好雨知时节”的奋斗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超级水稻”的发现可谓是历经磨难。袁老夫妇57年的“种业之恋”终成大业,2023年,早稻平均亩产690.2公斤,实现4年连增,并有望力争今年双季亩产再次突破1600公斤。如此傲人的成就让国人骄傲。袁老告诫着人们“一粒种子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袁隆平爷爷带给我们的太多太多,不仅是一株株杂交水稻,还有那印在心里的奋斗精神。生逢盛世,吾辈青年当行有为之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不惧远航,做“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奋斗者。
因为粮食短缺,中国曾经落后于人、受制于人。如今,中国靠着全球6%的淡水、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0%的人口,解决了14亿人的吃饭问题。在水稻的研究过程中,袁老被质疑过,被诽谤过,但他没有放弃,即使身患重病也心系稻田,美国人莱斯特·布朗写的书《谁来养活中国人》,充满了讽刺意味,但自立自强的中国人利用奋斗来说明一切。近日,82岁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学家谢华安一双为了祖国育种事业工作五十年的双手让很多网友泪目,82岁的他现在仍然要战高温、酷暑、下田间去照看水稻,一双手异常粗糙,让人心疼。无数农业科学家扎根中华大地,为农业做出突出贡献。泱泱华夏,奋斗的是全国人民,如今吾辈青年,应当将前人的火炬接过,并传递下去,不管前方艰难险阻,通往幸福的彼岸就在不远处。
划破茧壳,做“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奋斗者。
袁隆平爷爷的逝世对国家来说少了一位令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对世人来说失去了一颗知名的恒星。但人虽去,袁老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里。百年奋斗,中国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我们不能忘记当初挨打的场景,不能忘记当初困苦的生活,如今的一切都是奋斗的结果,“花红不为争春春自艳,花开不为引蝶蝶自来”如今的中国,外交大国!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名誉,一个国家的进步,印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国家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
大国泱泱,看百年征途,激流浩荡,大朝滂滂,揽今朝盛景,磅礴万丈。征途已启,企图已展,大有可为。吾辈青年应乘风而上九万里,步有为之青云。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