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武汉院士口述录 第三篇】赵梓森⑤

武汉教育电视台
原创
科学 人文 知识 智慧
收藏

四、未来期盼:要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赵梓森院士在工作生活中的很多经历对我们都有普遍的借鉴甚至引导作用。比如说他为了喜欢的专业甚至不惜退学,两次高考的经历,即便是放在今天,都是很特立独行的。所以赵院士也给当代大学毕业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很重要的是选专业,地方不重要,名牌大学不重要。我认为很重要的是专业,因为你将来的工作都是靠专业,你的专业能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很重要,一是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二是能不能适合你自己的特点。你自己个人有特点,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能不能结合你的特点发挥作用,这个很重要。所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些名牌大学我自己感觉要考也考不上。我的成绩原来是很差的,初中时喜欢踢皮球,喜欢玩,玩到历史、地理都不及格,考不上好高中,只能上很差的高中。在很差的高中我醒过来了,原来不喜欢的课程起码要及格,你不及格连大学都考不上。我当时也不敢考名牌大学,也不敢考工科。那时刚刚解放,解放军是农民,穿草鞋,我就喜欢农民了,喜欢农业了,就去考了浙江大学农学院。农学院的第一年,发现微积分、微方方程、数学物理好像还可以,第二年还没有上,我发现细胞学、植物学、植物分类学,都是靠记忆的课程,我的记忆力很差,我就不喜欢这些东西,我就知道这个专业不是我要的专业。我要的专业是物理数学科学。但我若重新考可能还是考不上,因为自觉水平差得太远,我只好去考私立大学。我考上了大同大学的电机系,电机系包括发电和信息通信两种专业。一念电机系我的成绩就好起来了,因为是我喜欢的东西。我就觉得专业没选错。私立大学是要交学费的,为了省钱,当时我也报考了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是公立的,免费上学。我也考上了。但是复旦大学看我之前上过农学院,就录取我到了生物系。我就宁可付钱,也不去生物系。当然生物系也不是不好,但是我的性格不符合这方面。母亲也愿意出钱给我上大同大学。后来在大同大学念了两年,第三年国家取消私立大学,大同大学合并到了上海交大。上海交大我考是考不上的。我一到了上海交大发现还好,成绩可以排在前十名里头,不算差。学自己喜欢的专业,你将来才会有成绩。所以我这经验教训给年轻人知道,你不喜欢的专业不要考。

确实,选择自己喜欢并适合的专业很重要。然而能在高中时代就知道自己喜欢的专业或是明白自己擅长的领域的人肯定是凤毛麟角的,那赵院士是如何发现自己喜欢的就是电子通信学科呢?

因为小时候兄妹八人,家庭负担重,买不起玩具,就想方设法自己制造一些小东西来玩。一做东西,对其他的兴趣就非常少了。这些小打小闹的发明创造,使我非常喜欢,所以数理化成绩很好,比如喜欢做模型飞机,怎么能飞好,物理上空气怎么流动,怎么处理最好,这里不但有几何知识,还包含着些许的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制取氢气,就涉及化学问题;做小马达,更离不开物理。小时候动手多了,钻研问题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

所以要让小孩子多玩多动手,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兴趣,学习科学,培养创造能力。当然小孩子若有兴趣,文学也好。一切还是要根据他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引人生的方向。

对于那些刚刚毕业进入信息通信领域的大学生,赵院士做过很多报告,他做报告时主要谈了三点:

第一个,你们现在的专业很有前途,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化,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化,涉及生命科学、新能源、航天。那么你们现在来的时候,参加了信息行业,是大有前途的行业。

第二个怎么样做人,怎么样工作?你们是做有前途的工作,要努力工作,很多人工作是为了钱,我说钱要不要紧?要紧!你如果钱不够,父母养不了,小孩养不了。钱够用的情况下,这事业是最重要的。能够做一番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事业,我认为是很重要的。

第三个怎么样生活?大学毕业出来还要继续学习,要不然水平不会提高。那么还要生活,要注意锻炼身体德智体都要发展,除了德智体还要有爱好,比如拉小提琴、画画、听音乐,但是少玩点游戏,因为游戏对自己进步没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