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十个宝宝九个黄?怎样认识新生儿黄疸

科普作品
原创
投稿邮箱:shiheng6285309@163.com
收藏

科普专家:黎艳群

单位: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

“宝宝出生后几天,皮肤突然变黄了,是不是有问题?”这是很多新手父母都会遇到的困惑。民间流传着“十个宝宝九个黄”的说法,足以说明新生儿黄疸的普遍性。但黄疸背后可能隐藏着正常生理现象,也可能是需要紧急处理的疾病信号。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带您全面认识新生儿黄疸,帮助家长科学应对这一常见问题。

1.新生儿黄疸的基本概念

1.1肥胖什么叫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根据其病原因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是由于胆红素的代谢特征而导致的短暂黄疸,一般会在出生后2-3日天开始出现,4-6d天达峰值,7-10d天消失,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它临床症状。若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每日胆红素数值超过日龄参考范围;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2.新生儿黄疸为何如此常见

2.1胆红素生成过多

新生儿红细胞数量多、寿命短(约70-90天,成人约120天),每天红细胞破坏较多,产生的胆红素量也相应增加,是成人的2倍多。

2.2肝脏代谢能力不足

新生儿肝脏内处理胆红素的酶系统的功能尚未成熟,尤其是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较低,导致胆红素不能有效地被代谢和排出。

2.3肠肝肝肠循环循环特点

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胆红素不能被有效转化为粪胆原尿胆原排出体外,反而会被肠道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加重黄疸。

2.4其他因素

早产儿肝脏功能更加不成熟,黄疸发生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出现母乳性黄疸,也是常见原因之一。

3.新生儿黄疸的症状表现

新生儿黄疸最明显的症状是皮肤、黏膜和巩膜(眼白)发黄,不同部位的黄疸出现顺序和消退顺序有一定规律。一般先从面部开始,逐渐波及颈部、躯干、四肢,最后到手足心。消退的顺序与出现顺序相反,先从手足心开始消退,逐渐到四肢、躯干、颈部,最后是面部。生理性黄疸通常没有其他的表现,宝宝吃奶、睡眠、大小便都是正常的。但病理性黄疸还会出现一些异常表现,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拒奶、吸吮无力、哭声低弱、发热或体温不升、呕吐、腹泻、腹胀、大便颜色不正常(灰白色白陶土样便)、尿色加深(茶色尿或者酱油样尿)等。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皮肤颜色、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可以初步判断黄疸的情况严重程度。但是要特别指出的是,仅凭肉眼观察不能准确判断黄疸的严重程度,需要借助医疗仪器进行检测。

4.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4.1生理性黄疸的处理

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主要通过加强喂养,促进胆红素的排出。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一般在出生后半小时内即可开奶,频繁哺乳(每2-3小时一次),促进宝宝排便,减少肠肝肝肠循环,有助于胆红素的排出。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奶量,若母乳不足,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配方奶,避免宝宝因饥饿导致排便减少,加重黄疸。父母要密切关注孩子的黄疸情况,比如黄疸的发生出现的时间、消退的时间、皮肤的黄染程度等,还需要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进食情况以及大小便情况。

4.2病理性黄疸的治疗

4.2.1光疗

光疗是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特定波长的蓝光或绿光照射宝宝皮肤,使胆红素发生结构变化,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易于排出体外。光照治疗期间,婴儿需要暴露肌肤(保护好眼睛和会阴部),将其置于光疗盒中箱内,根据黄疸严重程度确定光疗时间和强度。光疗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发热、腹泻、皮疹等,一般在停止光疗后可自行缓解。

4.2.2药物治疗

当血清胆红素水平较高,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时,根据病情可输注白蛋白,与胆红素结合,降低游离胆红素水平,减少核黄疸的发生风险。免疫球蛋白对溶血性黄疸有一定的疗效,特别是对ABO血型不匹配性溶血症不合的新生儿有一定的作用,能有效地降低血清中的胆红素含量。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等能激活肝内的酶系,可诱导肝脏酶系统的活性,促进胆红素的代谢,但目前临床应用较少。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胆红素的排出,可作为辅助治疗。

4.2.3换血疗法

对于重症溶血病、胆红素水平非常高的核黄疸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换血疗法是通过置换宝宝体内含有大量胆红素的血液,快速降低胆红素水平,同时纠正贫血。不过换血疗法是一种有创伤性的手术操作,可能会出现感染、出血、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所以要注意适应症。

4.2.4手术治疗

由于胆管系统的畸形导致的黄疸,例如先天性胆管道闭锁,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Kasai手术(肝门空肠吻合术)才能使胆管畅通,防止病情加重。手术时机非常重要,一般建议在出生后60天内进行,效果较好。

5.新生儿黄疸的家庭护理要点

5.1密切观察黄疸变化

父母可以在室内自然光下,观察宝宝皮肤黄染的情况,每日都要做好记录,对比黄疸的进展或消退情况。还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进食情况、睡眠质量以及大小便的色泽,如果出现不正常的情况,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5.2加强喂养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都要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奶量。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确保宝宝有效吸吮;配方奶喂养的宝宝要按照说明冲调奶粉,避免过稀或过浓。充足的喂养能促进宝宝排便,帮助胆红素排出。

5.3注意皮肤清洁

注意保持婴儿的肌肤干净、干爽,并经常更换尿片,以免引起肌肤的感染。但要注意不要给宝宝过度洗澡,以免损伤皮肤。

5.4避免自行用药

不要自行给宝宝服用任何药物或偏方来治疗黄疸,如某些中草药、糖水等,这些方法可能没有效果,甚至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严重伤害。

5.5遵医嘱复查

对于需要监测黄疸变化的宝宝,家长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带宝宝到医院复查胆红素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小结

所以,尽管婴儿的黄疸很普遍,但是父母们还是不能忽视。要正确认识新生儿黄疸的分类、特点和处理方法,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就医,避免因延误治疗而导致严重后果。在此期间,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对婴儿进行科学的护理,才能使婴儿安全地度过黄疸期,健康地成长。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评论
陈药师药科普
贡士级
202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