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大腿根的“捉迷藏”肿块,原来是身体开了一扇“小窗”!

湖南医聊
分享权威、有趣、实用、及时的健康科普资讯。
收藏

您是否曾在大腿根部发现一个神秘的“小包”?它时而出现,时而消失,仿佛在和您玩着捉迷藏。尤其是在您用力咳嗽、提重物,或是宝宝哇哇大哭时,它就悄悄鼓起;而当您平躺放松时,它又“害羞”地躲了回去。

这个“调皮”的肿块到底是什么?别担心,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腹股沟疝”,俗称“疝气”。

身体为何会开“小窗”?

想象一下,我们的腹腔就像一个装满了“家当”(如小肠、大网膜等)的结实口袋。但如果这个口袋的某个地方(比如腹股沟区)天生或后天变得薄弱,就相当于出现了一个“破洞”或一扇没关紧的“小窗”。

当您哭闹、剧烈咳嗽、用力排便时,口袋里的压力会瞬间增大,这些“家当”就会被从“破洞”里挤出来,形成了您看到或摸到的那个小包包。这就是疝气的根本原因。

“火眼金睛”来探秘——超声显神威

如何才能看清这个“小窗”和跑出来的“家当”呢?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侦察兵——超声检查出场了。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科室主任刘友员指出:“超声是诊断腹股沟疝的首选利器,它就像一个高科技的‘探测仪’。检查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小窗’(疝环口)在哪里,还能实时追踪是小肠还是其他组织‘溜’了出来。医生会让您模仿咳嗽或用力的动作,在屏幕上动态观察这个小包的变化,从而做出精准判断。整个过程无痛、无辐射,安全又高效。”

“不速之客”该如何请走?

发现了这个“不速之客”,我们该怎么办?放任不管可不行!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微创外科中心普外科主治医师张宇建议:“腹股沟疝的治疗分为保守观察和手术治疗。具体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疝的大小和症状来个性化定制。但最危险的情况是,‘家当’跑出来后被‘卡’住回不去了,这叫‘嵌顿疝’。它可能导致肠道缺血坏死等严重后果,必须立刻手术!所以,一旦发现疝气,建议及时来医院咨询,由专业医生为您制定最佳方案,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麻烦。”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超声科 莫莹君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评论
科学领子
少师级
通俗易懂,真的科普
2025-07-19
中气旋
太傅级
已经阅读
2025-07-19
Wings12
少傅级
阅读
202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