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高考物理满分却接受调剂?“弃理从地”的他后来跟火山较上劲了?

我是科学人
传承科学精神,汲取榜样力量
收藏

阅读文章之前,请花3秒钟瞬间思考一下,中国境内的活火山有哪些?

是不是一个都想不出来?好像大部分国人都有个错觉:活火山都在境外。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问题,正是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简称“地震局”)活动火山研究室主任许建东多年来的工作重点。“我们研究的是活动构造和现代动力作用,换句话说,我管着中国所有的火山。”

许建东

误打误撞成了“地质佬”

其实中学时期的许建东,偏爱物理。虽然其他学科成绩都不错,但毕竟没有什么是比高考考出物理满分更让人赞叹的了。即便优秀如此,1979年北京大学物理系在山西招生的唯一一个名额,还是与他失之交臂。

怎么办?“其实我当时有很多的调剂机会,比如生物物理、地质力学等。但因为那个年代开设的学科还比较少,信息传播渠道也比较狭窄,导致很多专业我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的。”一众可能性之中,许建东最后把未来“押注”在了地质力学专业,只因为他最为崇敬的一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得益于徐迟的报告文学《地质之光》,我全面了解了地质学家李四光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李四光利用他的地质力学理论在中国找到了大油田,让我特别感动,所以我就选择了地质力学专业。但后来到了北大我才发现,这个地质力学跟力学没啥关系,实际上就是地质系,这就是我成为地质佬的开始。”而直到博士毕业加入地震局,许建东的研究方向其实都跟火山没什么关系。十余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地震构造研究方向上深耕,直到人生转折点悄然降临。

20世纪90年代,许建东曾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去做管理工作,一个是到新成立的地震局火山中心继续开展研究,但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换赛道”。“我一直觉得我不是特别擅长管人,所以我就没什么可犹豫的,还是选了研究一线——到火山中心,进入火山这个‘坑’,管起了全国的火山。”

“人在中国管火山”

火山学科虽然相对小众,但火山喷发其实是自然界中很有魅力的一种地质现象——既会带来灾难,也是生命起源。据统计,全球每年都有50~100次的火山喷发,但是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呢?所以许建东上任后面临的首个研究问题就是——中国有活火山吗?

“1990年,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曾编制过一张全球的活动火山分布图。图中用红点标注全球活动火山的位置。我们看中国这一块就觉得非常不可思议,这么大的国土面积上,几乎是一纸空白。”而实际情况是,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从未开展过真正意义上的活动火山研究。所以,不是外国学者没标注,而是中国学者自己也并不清楚。

造成这种“错觉”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极少有火山喷发的灾害记录。“但我们只把这类火山归为休眠的活火山,本质还是活火山,它有再次喷发的危险。”许建东说。在了解到这种情况的第一时间,他配合各单位政府,率队启动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活火山普查工作。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没办法用双脚去踏遍每一寸,总要划定范围、确定坐标。于是他们将目光首先汇聚到了阿什库勒盆地火山链。

阿什库勒火山

或许鲜有人知,中国最近的一次火山喷发时间,远比大众想像中距离要近。“它可能是1951年喷发的新疆西昆仑山阿什库勒盆地的阿什库勒火山群,消息来源于《新疆日报》。在解放初期的青藏高原无人区,有驻路部队在修路过程中目睹了火山的喷发,把这个消息带到了山下。一个多月以后,《新疆日报》就做了报道。但对于我们地质从业者,这仅仅是个传说,因为这次喷发一直没有得到实证。这个地区的工作条件过于恶劣,人迹罕至,所以相应的研究比较少,仅仅是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苏联曾派遣过一个科考小分队进行考察,但他们并没有发现传说中喷发出的火山喷发物。所以最近的喷发是不是这一次,在学术界也有一些争议。”许建东补充,并表示科学的魅力就在于解决争议,“我们就要到这个地方去看一看。”

2010年,许建东组织了阿什库勒科考工作队,走进了西昆仑的无人区——阿什库勒火山。那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火山群之一,平均高度在5000米以上。工作条件也是肉眼可见的艰苦——“那里气候多变,刚刚还是风和日丽,转眼就可能大雪纷纷。有时候我们的科考营地在睡觉前还好好的,一觉醒来就被各种极端气候现象‘轰击’得面目全非了。”

由此,风餐露宿、筚路蓝缕根本是许建东及科考团队的家常便饭,甚至各种危险也始终一路相伴。“最严重的一次,我们陷入了生命与使命的两难。在一次青藏高原科考过程中,我们的一位队员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当时他病情急剧恶化,如果不送到山下及时救助,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但一旦求救,也可能就意味着科考活动的终止。不过相信任谁也不能放着安全问题不管,所以我们最终还是决定以人为先,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出了求救。响应很快。第二天新疆军区就派了直升机把他接下去了,这位队员最后也康复了。但我们也就只能下一年重振旗鼓,再次进入。”

最终,许建东还是如愿来到了传说中的阿什库勒火山,并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通过测量、采集样品,他们发现了许多新近喷发的佐证,且经过后续的室内分析测试,找到了现代的熔岩流,这直接证明了中国最近的一次火山喷发就在这里。

而这整个过程只是许建东30余年从业的一个缩影。实际上这些年,他们始终是哪里有火山,就到哪里去。“我们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试图去寻找每一座火山的遗迹,去探索每一座火山背后的喷发秘密。”

系列调查也取得了系列优秀成果。到目前为止,许建东团队已在全国范围内发现了以长白山天池火山为代表的14座全新世以来有过活动的火山,基本上摸清楚了中国活动火山的“家底”。“同时,我们的火山考察也产生了很多科研成果。比如2000年我们出版了中文版的《中国活动火山》专辑;2021年,我们还在英国伦敦出版了英文版的《中国活动火山》专著,向全社会和学术界全方位地介绍了我们中国活动火山研究取得的成果。这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火山领域里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更为重要的是,许建东一刻未忘,火山调查的目的是防灾减灾,所以,在调查的同时,他们也着手建设起以长白山火山为代表的由6个火山站组成的全国火山监测台网,开始了系统的、连续的火山监测工作。

那么,在这些中国活火山中,哪一个最值得关注呢?许建东给出的答案是:长白山火山。它是地质历史上喷发规模最大、灾害程度最高的火山之一。发生在公元946年的那次喷发,被称为“千年大喷发”,也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200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喷发。它产生的火山灰,向东扩散一直到了格陵兰岛。最新研究在格陵兰冰芯里还找到了长白山天池火山千年大喷发的火山灰,这说明“千年大喷发”的灾害效应是全球性的。“因此,我们需要严密监测,毕竟谁也不能知道它下次喷发的确切时间。”

“火山交给我们”

目前,对以长白山火山为代表的活火山监测已经超过了20年,那目前的中国活火山究竟有没有喷发的危险?

长白山活火山群

“如果将火山喷发的危险作为一个指标,可把喷发危险性分成7个级别,它分别对应着3个不同的岩浆活动阶段。早期的岩浆补给,此时火山处于休眠。然后中期的火山通道形成,这就是岩浆扰动,到最后的火山喷发。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目前我国的火山还都处于休眠状态。相对最活跃的长白山火山,目前也处于岩浆补给的后期。那么它会不会继续上升,进入下一个更加活跃的阶段呢?这还需要我们的继续观测。”

同时,许建东也表示,大家不必过分担心甚至恐慌,因为他有信心,一旦长白山火山有异常活动,地震局会在第一时间收到信号,并启动火山应急预案,派工作队到现场开展强化的跟踪监测,为地方政府的火山应急提供科学的帮助。“所以把火山交给我们,大家尽管放心。”

其实作为一名火山研究者,许建东很清楚,火山的生命周期对于地球的生命历史可能只是短短一瞬,但对于人类的寿命极限却是沧海桑田。所以,做此类研究需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所以他无比希望看到不断有人前赴后继,有一代一代对火山有兴趣、有热情的年轻血液不断壮大队伍,共同为中国火山的事业添一块砖,加一片瓦。

评论
秋天的果子陈
太傅级
许建东团队的火山考察也产生了很多科研成果。出版了《中国活动火山》专辑,向全社会和学术界,全方位地介绍了我们中国活动火山研究取得的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火山领域里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致敬,地质学家许建东。
2025-07-19
秋天的果子陈
太傅级
到目前为止,许建东团队已在全国范围内发现了,以长白山天池火山为代表的14座全新世以来有过活动的火山,基本上摸清楚了中国活动火山的“家底”。致敬,地质学家许建东。
2025-07-19
秋天的果子陈
太傅级
如果将火山喷发的危险,作为一个指标,可把喷发危险性分成七个级别,它分别对应着三个不同的岩浆活动阶段。早期的岩浆补给,此时火山处于休眠期;中期的火山通道形成,这就是岩浆扰动;最后的火山喷发。目前,我国的火山还都处于休眠状态。
2025-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