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武汉院士口述录 第四篇】曹文宣①

武汉教育电视台
原创
科学 人文 知识 智慧
收藏

曹文宣:为鱼代言矢志不渝 守护生态初心不改

曹文宣,1934年出生,1955年四川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毕业,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鱼类生物学、生态学及保护生物学。在鱼类分类学、鱼类生态学及其应用领域的研究均有深厚的造诣。通过对高原特有的裂腹鱼类生物学特点及其与高原环境变化适应性关系的研究,创新性地从裂腹鱼类的起源、演化和分布的角度,论证了青藏高原的地质发展历史。20世纪70年代以来,主持了多项有关水利工程建设对鱼类资源的影响和对策研究,主持“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保护方法和自然保护区的选址及可行性”“长江珍稀水生动物流动监测站”等项目的研究。尤其在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救鱼措施的研究中,确认主要救鱼对象为中华鲟,力主不必修建过鱼设施,代之以繁殖群体保护和人工繁殖放流,不仅保证了中华鲟物种的繁衍,也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基建投资。在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研究中,开辟了我国鱼类资源小型化现象研究的新领域。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及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理事长。

童年里青山绿水的滋养,花鸟虫鱼的陪伴,他用心领悟大自然的神奇与深奥,与生物结缘。他煤油灯下潜心试验,研究野生鲂鱼,让武昌鱼“游”上餐桌;他九进青藏高原,栉风沐雨,创新性地论证了青藏高原的地质发展历史,西藏、新疆、青海、四川以及滇西北的山川河流都留下过他野外科研的足迹与汗水;他心系河川湖沼,为保护全球生物的多样性奔走呼号;他专注鱼类保护,为鱼儿代言,是最早提出“长江全面禁渔十年”建议的学者。从实验室到野外科研,他始终专注于鱼类保护,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曹文宣院士。

做人民的代言人,做人民的科学家,这是曹文宣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内心深处坚守的最朴素的责任、义务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