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经纬》有言:“暑湿内袭,腹痛吐利,胸痞脉缓者,湿浊内阻太阴”,夏日炎炎暑湿邪气侵袭人体,易致头晕胸闷、乏力犯困,脾被湿困、运化失常,故而恶心腹泻、食欲不振。
应对湿热有诀窍,防贪凉,远潮湿,食清淡,勤运动,症轻可用藿香、六一散缓解,症重需及时就医治疗。
饮食调理01 荷叶绿豆汤取鲜荷叶50g、绿豆30g,荷叶切丝,绿豆泡2小时,二者加水同煮至绿豆开花,可依口味加冰糖。可清热利湿、解暑止渴,适合暑热多汗的患者。
02 冬瓜薏米排骨汤取排骨300g、冬瓜500g、薏米30g,冬瓜切块,薏米泡1小时,与排骨加姜葱炖1小时,加盐调味。可清热去暑、健脾祛湿,适合水肿、湿气重、脾胃虚弱的患者。
03 赤小豆茯苓粥取赤小豆30g、茯苓30g、大米20g,赤小豆泡3小时,与茯苓、大米洗净后同煮至粥软烂。可利水消肿、宁心安神,适合脾虚湿盛、失眠心悸患者。
穴位按摩01 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按揉3 - 5分钟,力度适中至酸胀,每日2次。可健脾利湿,改善肢体困重、水肿。
02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3寸,胫骨旁开1横指处。点按5分钟,顺逆时针揉动,早晚各1次。可调脾胃、扶正气、增强脾胃运化。
03 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外2横指。按压3 - 5分钟,左右拨动至酸胀扩散。可祛湿化痰、和胃降逆、缓解咳痰。
三伏祛湿借助三伏天阳气旺盛的时机,将中医三伏贴贴敷在特定穴位,可温阳散寒、调节脏腑,尤其适合寒性疾病。适用阳气不足者、易受湿邪困扰者、脾胃虚弱者、长期受湿气纠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