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延安市科技馆联合举办“千虫共舞 万象共生”昆虫标本主题展览活动,集中展出了鞘翅目:甲虫;鳞翅目:蝴蝶、蛾子;双翅目:食蚜蝇、食虫虻;螳螂目:螳螂;直翅目:蟋蟀、螽斯、蝗虫;半翅目:蝉;革翅目:蠼螋;䗛目:竹节虫;膜翅目:蜜蜂、胡蜂、熊蜂;广翅目:齿蛉等10个目近百余种珍稀昆虫标本。这场为期一个月的科普盛宴,通过“科研 + 科普”的深度融合,生动诠释了昆虫世界与人类命运的共生关系。这些标本不仅是精美的展品,更是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研究成果的生动体现。学院的师生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昆虫标本制作技术,将这些昆虫标本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给观众。此次展览宛如一扇通往微观昆虫世界的窗口,让公众得以近距离领略昆虫的奇妙与生态的奥秘。
我们都知道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意义重大,尤其在传粉授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蝴蝶、蜜蜂等昆虫是花粉的传播者,促进了植物的繁殖和生长;甲虫则是分解者,帮助分解有机物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螳螂作为捕食者,控制着害虫的数量,对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希望公众能够感受昆虫之美,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与保护意识。
此次昆虫标本展览,是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积极践行“科研服务社会”理念的一次生动落地。通过将专业知识融入科普实践,学院不仅助力了物种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更有效普及了昆虫科学知识。同时,这也是校馆协同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探索。延安市科技馆作为重要的公共科普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了其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科普主阵地作用,依托其专业的展览策划能力、广泛的受众覆盖面和丰富的科学教育活动组织经验,为本次高水平的展览提供了坚实支撑,有效拓宽了科普合作的内涵与路径。展望未来,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延安市科技馆将持续深化合作,汇聚高校科研智慧与场馆科普之力,共同守护绿水青山,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